10月17日至10月18日,我市2014年秋季人才招聘大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大楼举行,期间共有200家单位为求职者提供5000多个岗位,两天时间求职人数达到1万余人,签订工作意向达6000多人。
作为今年最后一场大型招聘会,这场招聘会有哪些全新走向,反映了择业趋势怎样的迁徙过程?当前我市人才招聘会的现状是什么?为促进人才高效合理就业,我市人才市场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招聘会结束后,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人才市场副主任陈新华。
据介绍,本年度人才招聘会是以大中专毕业生为求职主体,还有部分社会流动人员。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的招聘活动较去年同时期比,企业及岗位数量都有所下降,去年同时期共有280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近10000个工作岗位。
薪资待遇方面,今年招聘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平均在2000元以上,较去年1500—1800元有所上升。
从现场招聘单位性质及岗位排行来看,从事汽贸等服务行业的单位人才需求量较大,一方面反映了随着我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发展日益壮大,人才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另一方面是煤焦行业发展整体呈下滑趋势,产量萎缩必然带来人才需求数额的递减。
根据人才市场多年来开展的招聘活动综合分析,招聘单位与求职者之间存在着“用工荒”和“求职难”的突出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方面,我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人才需求量大,但是部分企业在规模、管理上不规范,社会保障不完善,发展前景不明朗,即使企业与求职者之间达成意向,企业也难保证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许多人更倾向于相对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为破解这一突出问题,还需在规范中小企业管理和引导求职者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上做文章。
陈新华认为,随着我市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管理也愈加规范,有些企业的薪资待遇比机关事业还要高出许多,建议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观念培养,作为应聘者尤其是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毕业生,实践经验少,在求职中更应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切忌眼高手低。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社会流动人员就业,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实施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援助工程,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积极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劳动者就业;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多次开展创业培训进学校、到村庄活动;积极开展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共建成3个“省级创业型城市”,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在我市傻二电脑城创业园区,入驻商户220户,其中高校毕业生创业户60户,带动就业210人。记者李卫红
相关链接
每年市人才市场要举办春、夏、秋三场大型招聘会,每周六固定举办招聘交流会。为了进一步拓宽信息发布平台,人才市场还创办了《临汾人才报》,开通了临汾人才网,免费向求职者提供各类招聘信息。同时,求职者还可通过下载临汾人才市场手机APP和添加人才市场微信号获取招聘信息。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