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时下养生备受推崇,随着天气转凉,各类保健品早已“强势来袭”,然而打着养生旗号的营养品却并非像其自称的那样“万能”。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养生族”,并对我市的保健品市场进行调查。
“养生”为旗大打“万能牌”
在五一东路百汇市场附近的一家药店内记者看到,专门的保健品专柜上摆满了各类产品,从功能和成分区分就达十几种,当记者表示想给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家人购买保健品时,店员分别推荐了两种品牌的鱼油,并告诉记者一定要搭配磷脂软胶囊一起服用。
“现在人们都注重养生,保健品可以给人体补充很多营养物质,像高血压这种越来越年轻化的疾病,预防特别的关键,我们朋友中有位29岁的人都在吃鱼油。”该店员说,当记者询问保健品是否可以替代药品时,店员表示可以。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药店,保健品的“热度”同样高涨,蛋白粉、钙片、鱼油、蜂胶……都是“老少皆宜”的功能,价位不一。
能补就补“保健”就健康
在随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市民甚至把保健品当饭吃,主要集中在部分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上不是这疼就是那疼,那些保健品还打着能治的旗号,老人就被忽悠着买了一大堆。”市民张欣告诉记者,她的父亲痴迷买各种保健品,医生开的药都不吃。
采访中不少市民有购买保健品的经历,但都“半途而废”,没有坚持服用。
一些较为理性的市民则认为,保健品不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要因人而异,否则盲目滋补,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理性选择 补充有“门道”
“任何保健品都不能随便乱吃,比如人参类保健品如果乱吃,可能会引起发热、上火、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状况;而对于长期饮酒的人来说,如果乱服深海鱼油类的保健品,就可能使肝功能受损。”乡贤街社区服务中心的张志明说,任何一种保健品在服用前,都应该咨询医生。
如何正确的服用保健品呢?张志明表示,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体缺什么,要有针对性的补充;弄清楚时令季节,一年之中都要养脾胃,养脾胃是重中之重。损伤了脾胃,不论你补什么保健品,吸收不了也是无意义的。弄清楚所进补保健品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尽量不要同时吃两种以上的补品,具体要咨询医师。
此外工商部门提醒市民,在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查看“小蓝帽”,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切莫把保健品当药品吃。
记者成华 潘华玲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