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换牙早干预 成功蜕变“白天鹅”

2014-11-26 19:58: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 弓佩玉)孩子的换牙期,也叫“丑小鸭”阶段,一些生理期性的不整齐会自行调整,待全部替换完成,孩子就该成功转变成为“白天鹅”了。但也有一些牙齿的情况属于异常,需要及时干预。近期,我市某齿科医院在对某中学的青少年进行体检中发现,牙齿不齐的孩子高达8成。如何才能让孩子成功蜕变成“白天鹅”成了家长们关心的一大问题。

灵灵今年9岁了,她换牙后牙齿长得七扭八歪。灵灵的母亲王女士回忆道,灵灵特别喜欢吃糖,晚上也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换牙时,有几颗牙齿乳牙还没掉,恒牙就长了出来,而当她发现时恒牙已经被挤得歪了,当时孩子怕疼不让拔乳牙,只能等乳牙慢慢脱落,现在一嘴牙齿很难看,还有两颗形如锯齿。

说起换牙期,赵女士也吐露了她的担心。“儿子现在8岁,其他牙齿还算整齐,可是两颗大门牙中间缝隙特别大,不知道日后会不会有所改善,是否需要去牙科医院就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牙齿畸形?在换牙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牙科医生张明给出了答案。在人类进化中,随着食物由生变熟和细软,咀嚼功能渐弱,致使口颌器官渐退化,出现了牙颌畸形。牙颌畸形是少年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齿不齐、虎牙”、龅牙”、地包天”等。造成牙颌畸形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疾病、喂养方式、咀嚼习惯等的影响所致。

“锯齿是牙齿的发育结节,会随着进食咀嚼逐渐磨平,这个并不是异常情况。此外,由于侧边两个还没有萌出的牙齿的牙胚挤压大门牙的牙根,刚长出的门牙会呈现‘八’字,随着侧边牙齿的萌出,这种暂时的‘异常’就会自然消失。”张明表示,家长应该注意从日常细节着手,破除儿童不良口腔习惯,多咬硬物促进颌骨发育,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从小应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已有的不良习惯应耐心纠正。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