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坚守

2014-12-23 23:33: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零下9℃的气温在我市的冬季只能算是平均温度,室外天寒地冻,大多数人躲在温暖的室内不愿外出。10分钟的上班路程,冻得是“缩手缩脚”、面红耳赤”,然而有一部分人不畏严寒,依然坚守在寒风中,战斗在一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12月22日,记者深入基层,走近邮递员、客运执法、交警、环卫工、洗车工,从这些平凡人的平凡岗位中,体验他们工作的艰辛。
    策划人苏亚兵

 

执勤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冬日晨曦微露,十字路口早已出现他们的身影,伴随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与行人,一个个高大挺拔的身姿移动其间。他们有的驾驶着警车,往返巡逻;有的站在道路中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尽管寒风凛冽,脸被冻得通红,但依旧坚守岗位,用心疏导着交通。
    “天气冷了,单位给执勤交警发放了棉帽、大衣、棉裤、棉手套、棉鞋等保暖装备,自己再穿上保暖内衣,多垫个鞋垫,这样,在严寒中执勤也不觉得冷。”正在执勤的北城交警大队三中队广场岗交警王星笑着说,虽然天气很冷,但作为一名交警,应当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脚勤和哨音不停‘四勤一不停’,对待工作必须严于律己,只要当一天班,就要站好每一班岗,将每一个交通手势做到规范、到位,保证车辆安全有序通行。”王星介绍,冬季以来,他们每天早上7点开班前会,会上提醒执勤交警们注意保暖、注意安全等事项,还采取增加换岗次数、缩短执勤间隔、发放保暖装备等措施抵御严寒。
    十字路口,交警正在“忙乎”着,等待通行的市民王强不禁发出了感叹:天气这么冷,我把自己裹得厚厚地骑电动车上班,10分钟的路程都觉得冻得厉害,想想交警同志要在严寒中坚守几个小时,还要不停地指挥交通,他们真的是不容易呀!”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认真配合好交警工作,自觉抵制交通陋习,做一个讲文明、重安全的出行者。
    记者成华张森辉

客运执法员坚守工作岗位

    “我们最怕冬天,连个避风的地方都没有。”12月22日,正在高铁站执勤的客运南城大队负责人田强说,天气再冷,他们也要轮班执勤,确保高铁站客运市场的稳定。
    “入冬以来,乘客对出租车的需求越来越多,一小部分出租车司机不择手段议价经营,对没有‘油水’的路线拒载,这都是严重影响客运市场秩序的行为。”田强说,一般来说,白天少有违规运营的出租车,可是到了晚上,这一小部分出租车就会原形毕露,对乘客尤其是外地乘客议价载客,所以他们到了晚上更不能休息,要驻地执勤。
    记者了解到,临汾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南城大队目前只有不到十名执法队员,队员们日常采取轮休的方式驻地执勤。然而,进入冬季以来,他们的工作量日渐增加,休息时间也不断缩水。“想要违规运营的出租车司机躲在车里,想的就是我们受不了就会离开,他们就可以胡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有半点松懈。”田强说,有时候到了晚上,他们实在冻得不行了,就轮流到车里休息十分钟,等缓过劲来再上岗,总之不能让准备违规运营的出租车和“黑车”钻空子。
    2016年春运即将拉开帷幕,驻站蹲守的客运执法队员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每天要在高铁站蹲守十个小时以上,希望我们的坚守可以换来高铁站客运市场的稳定。”田强说。
    记者杨全

 

邮递员及时投递邮件

    冬至一过,数九寒天让人无法忍受,当有人不断抱怨这样的天气还需要上班时,一些始终奔波在路上的人让我们感到了一丝温暖。
    早10时,邮递员程荣荣正在贡院东街的一小区进行投递工作,此时她已经在街上跑了3个小时。跟记者打了招呼后,她又开始工作,每到一个小区都微笑着和熟人打招呼。
    在零下9℃的气温里,连续跑了十几家之后,记者就有些招架不住,而程荣荣依旧微笑地忙活着。“冷呢吧?不过我们都习惯了。”她说,每天早上7点上班,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
    工作间隙,程荣荣说,她干邮递员已经4年了,虽然只有28岁,却已经是一个“老手”了。“刚开始独立工作,因为工作量大,业务不熟悉,我要比别人多工作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急得直想哭。”她笑着说,每天首先要把当天需要投递的报纸、挂号信、包裹等分类,然后赶到自己分管的区域开始工作。
    “每个区域情况不同,我分管贡院街一带,小区分布比较复杂,不是很规整。”程荣荣说,她每天几乎要跑20公里,还不算上下楼,有时候遇到收件人不在家,还得增加工作量。
    11时,接近正午的天气还是很冷,程荣荣依旧重复着几个简单的动作,骑车、下车、停车……为了能够准确地拿出报纸数量,她戴着一副薄手套,时不时哈哈气暖暖手。
    当记者发现她一直都没有喝水时,程荣荣说:投递时,有很多市民都让我进家里暖暖、喝点水,可是我觉得这样不礼貌,而且也会耽误工作。只要我的工作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也就心满意足了。”记者潘华玲

 

洗车工气温低干活难

    冬天,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将脖子缩得紧紧的,双手插进衣兜,恨不得将自己全部裹进厚厚的冬装里。然而在这寒冷刺骨的天气里,洗车工却整天和冰冷的水打交道,12月22日,记者来到一家汽车装饰广场,跟着洗车工王强体验了一下冬日洗车的艰辛。
    王强,21岁,金殿镇人,高中毕业后,就在洗车行打工,一干就是3年。
    “洗车就是个细心活,从喷水、打泡沫、再喷水、擦干、内饰吸尘、擦洗脚垫,整个环节下来,大约要20分钟左右,夏秋季节,几个人同时开工,最多每天能洗三四十辆车。”王强一边干活一边说,这几天气温比较低,每天开工也到10点多了,太早开工,水刚冲到车身上就结冰了,根本洗不了车,每天只能等到10点多气温回升,才能开始干活。
    究竟冬天洗车有多冷,记者戴上了洗车专用的橡胶手套,打开高压水枪,水从高压水枪里喷到车身上,顿时水花四溅,记者的裤子和鞋就已经湿了,头发上和脖子里也挂满了水珠。冲洗完车身,下一步就是给车“打”泡沫,可是手刚接触到盆里的水,就感到了刺骨的寒意,擦洗了几分钟手指头就开始不听使唤了,不得不脱下手套停下了手里的活。
    看到记者的狼狈样,王强笑着说,现在还不到最冷的时候,等到了数九天,洗车的水都得兑点热水才行,洗完车后要是高压水枪不排空了,水枪就冻住了。
    “这么苦,你怎么不干点别的?”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强说,他的梦想就是开一家汽车美容店,目前要脚踏实地地干好这份工作,而且在这里上班,管吃管住,可以节省不少生活开支,能多攒一些钱就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点。
    记者苏亚兵

 

环卫工人保持街道整洁

    12月22日,市区温度低至零下九℃,街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市民行色匆匆,街道上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异常醒目。当天上午8时30分,在街边草草啃完一个饼子后,东城环卫所一线清扫工唐新红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家里倒是不远,就在水门街九中路。”49岁的唐新红已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工作了11年,每天凌晨2点半起床,3点钟准时从家里出发,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
    唐新红不仅要清理辖区内的垃圾,同时还要擦拭果皮箱。这里的垃圾刚刚清理,没过半个小时又堆满了。”唐新红一边将垃圾倒进车里,一边说,由于胡同里住着很多居民,大家倒垃圾的时间都不固定,所以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过来清理一次。
    “很多人并不是直接将垃圾丢进果皮箱,而是随手一扔。”唐新红弯腰将果皮箱四周的垃圾扫进簸箕,再倒    进垃圾车,她又取来抹布准备擦拭,由于气温太低,抹布上全是冰渣子,唐新红把抹布在裤子上轻轻甩打一下,再用带着手套的双手使劲搓一搓,快速地擦拭果皮箱各个表面。
    记者了解到,东城环卫所现有像唐新红一样的一线清扫工130余名,负责市区平阳南街以东,108国道以西,鼓楼东大街以南,五一路以北的保洁任务。
    “想想以前,现在已经很知足了。”唐新红笑着小声告诉记者,她的工资涨了不少,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
    “下班后,就回家包饺子。”唐新红笑着说,由于每天上班都要从凌晨3点到中午1点,所以大部分家务活都得下午干,她前一天下午已经把饺子馅准备好了,就等下班回家包饺子。
    记者卢凯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