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距县城远,沟壑多、自然条件差,因而我们这里人均收入低。”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党支部书记李迎才说,为了加快村民脱贫致富步伐,市财政局和市、县的扶贫部门多次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利用山区光照条件好的优势,在我们这里建设了100KW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日前,记者看到,在该村的荒坡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一块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从配电室内传输到了国家电网……“电站利用废弃民宅的荒草地建设,占地1800余平方米,从8月份开工建设,10月中旬电站安装工程全部完成。11月23日电站并网试运营以来,已累计发电6000余度,在日照好的天气下日发电500度。”项目施工方临汾市晶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学文介绍说。
在光伏电站配电室内,安装有配电柜、计量装置、远程监控系统等。“这里的发电情况在手机上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到,实现无人看护、远程监控。”李学文拿出自己的手机给记者看,屏幕上清楚地记录着发电站的发电量和系统工作状态。
“赵家垣村年平均日照2146小时,估算年发电量约为13多万度。”李学文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国家政策补贴标准度电价1元/度计算,年收入13多万元。
使用25年,可发电325万度,节约标准煤1528.67吨,减排效益120.93万元。同时,利用光伏组件阵列间隙,种植低秆中草药和苜蓿等牧草,使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土地实现立体开发、高值利用。”据市扶贫办主任杨刚杰介绍,临汾市建立利用精准扶贫光伏发电项目产生的收益,除优先偿还项目建设投资外,剩余部分全部用于全市的扶贫开发事业,包括0岁-3岁儿童综合发展、温暖工程助学、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残保险、农业科技示范、改善项目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建立村级扶贫小额信贷等项目。通过项目扶贫基金的逐年积累,形成全市扶贫开发良性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浮山县天坛镇赵家垣村100KW光伏电站的建成并网,既可壮大该村集体经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同时也会对全市光伏扶贫项目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光伏扶贫其他项目点的建设。项目收益瞄准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做到有的放矢,扶一批,富一批,贫困问题解决一批,探索精准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