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买一送一、全场五折……临近年底,商家们纷纷抓住时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那么,面对各种促销方式,市民该如何选择?怎样避开“消费陷阱”,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本报记者于日前进行了走访调查,为市民们支招“省钱”。
购物满额返“现金”?别冲动!
购物满额返代金券成了商家们常用的一种促销方式,消费者稍不留神便会掉入循环消费的“陷阱”。在鼓楼广场附近的一家女装店,门口展架和橱窗上都贴着“满300元返100元、满500元返300元”的宣传海报。进入店内,销售人员主动介绍该店促销活动的细则。“看上哪款可以试试,活动价很便宜,消费满额后还可以返钱。”当记者询问返钱方式时,该销售人员说,是返代金券,面值大小按这次的消费金额而定,可以在下次购物时抵现金使用。
前几日,市民范女士在市区一家男装店,为公公选了一件外套,价值不到四百元,结账时,销售员说,店内消费满500元即可返现,并热情地向范女士推荐其他款式。经不住诱惑的范女士又给公公选了一件保暖衣。“结账的时候销售员才说是返代金券,而不是直减,当时公公婆婆都在,我只好付了款。”范女士说,店家返送的200元代金券要想“花掉”,只能购买原价商品,这会让她再一次去重复消费。
买热水器送“电话费”?别闹了!
“说是送话费,结果送的是网络电话费。”市民宋女士向记者反映。日前,她的婆婆在五交化市场某品牌店看中了一款热水器,由于价位偏高,老人犹豫不决,店家却称,若是购买此款产品,可送1450元的电话费,热水器安装好后会充进账户。老人二话没说付了款,留下电话号码回了家,4天后,手机还未收到缴费通知。带着疑问,宋女士和婆婆找到了店家,可对方却给了5张电话卡。“仔细一看,是网络电话卡,店家说的是送话费,我们以为是手机话费,可没想到被忽悠了,网络电话卡对我们来说没用,等于四千多元买了一个热水器,心里真不是滋味。”宋女士懊恼地说。
在鼓楼东大街的一家男装店,记者看到,门口展架上“买100元送100元话费”的宣传语,吸引了几位过往的市民进店选购。“早知道就不试了,还以为送的是手机电话费。”记者刚走近店内,便看到一对夫妻放下试完的衣服“扬长而去”。据导购员介绍,该店没有打折优惠活动,只有购物送话费的活动。记者询问送的是否为手机话费,该导购员说,送的是网络电话费,只需下载一个软件就能打电话。
样品特价真的划算?别盲目!
家住五一路某小区的张女士讲述,每到年底,小到服装饰品,大到电器家具,都会淘汰一批样品。她曾因走这个“划算路线”而吃了哑巴亏。张女士说,去年年底,新家刚装修完,便一口气购买了沙发、橱柜、衣柜,以及电视机等家具、电器,总共花费了不到两万元。“我买的产品,不是搞特价,就是样品处理,省了不少钱。可是橱柜安装好后,我发现面板好几处都有问题,几个抽屉里的污渍擦不掉,餐桌和餐椅上面有很多划痕,桌腿长短不一。事后,我分别和店家取得联系,对方均表示样品不予退换。”
在五交化市场的一家电器店内,记者看到部分冰箱、洗衣机、饮水机都贴上了“特价”标签。“现在买比较划算,有些型号已经快没货了,所以特价促销,准备上新货。” 销售人员这样说道。对于特价商品的售后服务,对方说,除了不能退换货,其他都一样。记者看到一台“特价”空调的面板上有条裂缝,“有的特价商品是有些小瑕疵,但不影响正常使用,如果是大问题我们会返厂的。”销售人员这样说。在该市场,某品牌电视机专卖店的销售员张女士提醒,在关注商品价格的同时,不要忘记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在购买家用电器等金额较大的产品时,要详细对比产品的型号、品牌是否有出入。“确定购买样品或特价商品,别忘记索取保修卡和购物小票,还需了解产品的保修事项、时限和范围。主要是检查好产品,以免有质量问题。”张女士说。( 梁 娟)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