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梁丽) 核心提示: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当不少人纷纷感叹春节成了“春劫”之际,孩子们却沉浸在压岁钱“丰收”的喜悦之中,一个春节下来,收获成百上千的红包大有人在,拿到万元红包的“小暴发户”也不乏其人,但相比欢天喜地的小孩子,大人们却平添了许多烦恼。
1、春节催生“校园富翁”
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节节攀升,十多年前,过年给孩子压岁钱也就讨个吉利,几十元就差不多了,但现如今,压岁钱却水涨船高,越包越大。”市民姚女士说,今年孩子拿到几千元的压岁钱后,就吵着要买一台价值6000余元的笔记本电脑,不买就闹脾气。
连日来,记者了解到,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过年得到的压岁钱都不少,也就催生了一大批“小富翁”,但有一部分父母“独揽”孩子压岁钱,让孩子很不高兴,我孩子在寒假作业的日记中写道,他觉得过年没有意思,得到了5000元的压岁钱,却要上缴给爸爸妈妈,不如不要。”贺先生无奈地说,看到孩子的真心话,爸爸妈妈解释只是替他保管着,等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用,但孩子却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谎言。
2、压岁钱究竟“归属”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持有这笔钱,往往会发生家长和孩子“争夺”压岁钱的归属情况,小郭是个商人,朋友不少,每年春节儿子的压岁钱都颇为丰厚,以往拿到压岁钱都会主动上缴,不过今年儿子却打算将其“据为己有”。小郭说:一个孩子身上怎么能放那么多钱,何况收到的钱都是我送出去的,于情于理都应该交给我。”而市民李女士对女儿压岁钱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从女儿上高中后,就自己管理压岁钱了,起初我也担心孩子乱花,但发现她自己报了辅导班,闲暇时间去学习‘充电’,把钱基本都花在了学习上。”李女士说,孩子的行动彻底打消了她的担心,她认为尝试让孩子自己管理压岁钱很有必要,一味地将压岁钱收归“公有”,这种看似“防患于未然”的办法,不一定能对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起到作用。
3、压岁钱可以这么“花”
其实,很多孩子接触的第一笔属于自己的财富往往就是压岁钱,但他们并不明确压岁钱的祝福意义,而把它当作“横财”,毫不珍惜。
对于该如何让孩子合理“花”压岁钱,理财师王敏表示,家长可以拿一部分来购买教育基金,留一部分作为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奖励基金,激励和强化孩子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当孩子付出劳动、做出贡献、取得成绩时,家长可以按照约定,从这笔钱里提取一部分给孩子当作奖励,激励他再接再厉。”王敏说。
她建议,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压岁钱,由于他们没有理财意识,还是要以家长管理、孩子参与为主;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在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把部分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去规划,让他们学会有计划、有节制、有意义地使用压岁钱,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学会合理消费。
链接
三个年龄段培养孩子财商
学龄前的孩子
主要是让他们慢慢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此时孩子还不具备理财的能力,因此压岁钱需要家长代为管理。
7到12岁的孩子
对理财开始形成自己的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活期储蓄账户,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并且进一步向孩子解释有关理财的基本常识,例如银行是什么、如何制定消费计划等。
13岁到18岁时孩子
对理财基本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元化地运用手头的资金,尝试用投资的手段使财富增值。 据《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