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汇聚献爱心 感恩相伴化暖流

2015-03-18 21:09: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活动中,爱心人士现场提出,让孩子们写出心愿。

    3月16日,是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为了传承雷锋精神,也为了给河底乡靳家川小学的18位贫困特殊儿童带去快乐和温暖,节日当天,由本报发起的“手拉手心连心,我为贫困小伙伴送温暖”活动顺利开展,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给这群缺少关怀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这次活动的规模不大,但是对每位参与者来说意义非凡。

    一场活动搭起爱心的桥梁

    3月15日上午,山西师范大学236爱心社的社长苗静和两位社员送来一大箱物品。“我代表社团的全体团员给孩子们送点切实可用的东西,大家发挥自己的力量捐出了一箱小学生读物、20个笔记本、20本新华字典。”苗静说,这是他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见面时孩子们会喜欢。

    “我想报名参加这次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孩子献出一点爱心。”台北新娘的负责人杨女士联系到本报记者,她说,在微信群里看到‘手拉手心连心,我为贫困小伙伴送温暖’的活动,觉得非常有意义,特别想参与进来,为孩子们送上所需的物品。当天下午,便委托员工送来18个书包、18个文具盒。“我实在太忙,不能亲自去,希望你们能帮我交到每一位孩子手中。”李氏农庄的董事长李旻罡得知活动后,主动要求参加并给每个孩子准备了作业本、中性笔芯、铅笔、水杯等物品。

    紧接着,记者又接到了山西诚成亚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军先生的来电,对方表示,给孩子们准备了18套学习用品,他想亲自去看看孩子们的情况。

    “我在报社门口,请您替孩子们收下我准备的礼物。”电话中的王女士,放下一袋学习用品和10个水杯转身就走,坚决不肯透露她的真实姓名。“只要能帮助到孩子,我就知足了。”王女士说。

   

孩子们收到学习用品。

    一份礼物仿佛春天的暖流

    当日,参加活动的爱心人士来到这群孩子身边,把书包、文具盒、笔记本、水杯等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送到18位贫困学生手中,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鼓励孩子们要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早日长大成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过程中,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和孩子们亲切互动。在自我介绍环节,李强同学兴高采烈地给大家做了自我介绍,当说到家庭情况时,他停顿了几秒,低着头留下了眼泪。这份泪水,是为了日夜操劳的父母,也是为了千里迢迢的爱心。当记者私下问李强的时候,他说,每次说到家庭情况他都避而不谈,不是心中自卑,而是心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家有八口人,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有三个姐姐正在读书,爸爸妈妈靠种地养活一大家人,不舍得吃穿,生病了扛着不去医院。”李强同学对记者说,眼里透着晶莹。

    “谢谢哥哥!谢谢姐姐!”在接受礼物的孩子中,记者注意到,一名男同学低着头一直说着谢谢。当记者走近,他才抬起头说:姐姐,我叫张子强,今年11岁,请不要问我的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记者满脸疑惑地问他时,他说,母亲在他出生后就抛下了这个家,父亲是一位精神病患者,从小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如今,爷爷奶奶已经快70岁了,还在为他的生活和未来担忧。看到这么多人关心他,他很激动。“哥哥姐姐来看我,我很高兴,我会好好学习,也会像男子汉一样坚强。”一声鼓励表达真切的关怀

    活动现场,杨军先生与孩子们亲切互动,为了鼓励孩子们,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时的情况比你们还要差,你们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定不要放弃,争取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如果在求学中遇到困难,要相信社会,相信爱,大家不会放弃你们的。”杨军先生说,他殷切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各界人士及团体的关爱下,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以后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代表社团看望学生的苗静感受颇多,他说,身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感受到贫困特殊儿童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在山区,与外界沟通少,希望这次的公益活动,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快乐与温暖。谈及感受,参与活动的爱心人士纷纷表示,能把物资送到18位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与满足。

    “以前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后来很少参加,不是不想帮助别人,而是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真正帮助到别人。”李旻罡先生说,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山区的孩子由于地域限制和经济的落后,使他们的成长充满了渴望与未知,孩子们的娱乐活动也很简单,并不像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无忧无虑。这次的送温暖活动,不仅仅是发送礼品物资,更是一种关怀。在场的爱心人士,纷纷鼓励这群孩子,给孩子们加油打气。   

 

这位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对爱心人士的感谢。

    一次行动演绎最真的感动

    河底乡政府的领导和河底联校教办主任得知情况后,也赶到了现场,他们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对大家的爱心之举表示感谢。“现在社会来关爱你们,你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未来,好好学习上个好大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等有能力了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回报社会。”河底乡政府赵副乡长激情发言,她说,这次活动,让这群贫困特殊儿童感受到了温暖,她深受感动。

    四年级班主任郭老师说:当我接到记者的电话时,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感谢你们能关爱这群学生,关注山区贫困特殊儿童。”说完,郭老师给学生们每人发了一张白纸,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上面,在孩子们的心愿中,记者看到了孩子们对家庭的牵挂,更看到了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孩子们写自己的心愿和想要的礼物,可是孩子们写的都是感谢。”一位爱心人士说,他们的内心世界太简单了,简单的连愿望都一样。同时,他们内心又很富有,富有的只有乐观的心态。

    活动接近尾声时,孩子们面露不舍,张子强同学问记者:姐姐,你们还会来吗?”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却饱含了渴望和感动。看到记者点点头,他才开始收拾桌子上的礼物。

    滴水成江,碎石成山,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大爱之心,那些在渴望中生存的孩子就会多一分快乐,多一份希望。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爱充满整个校园,从而感染整个社会。   文/记者梁娟 实习生李艾芮 图/记者张蕴强


本报记者带着爱心用品走进河底乡靳家川小学。


     

责任编辑:席沛钊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