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耄耋却依然读书不辍,不仅自己读,还带动身边人一起读,一个退休老师,一个爱心书屋,在临汾一中家属院很有影响。他就是——今年78岁的高正心老师。
高正心自评为:一个小小的中学教师,普通的不能再普通,论外表其貌不扬,论能力平平淡淡。”回顾一生,总结起来共办了4件事,即读书、教书、编书和编报。他曾在校内读书15年;教书35年;编书20本,其中国家正式出版18本,约500万字,发行30多万册,另两本因“文革”动乱未能出版;编辑《英语周报》23年,800余期。
令人叹服的是,由高正心主编的三本英语词典《学生实用英语动词搭配词典》《英语阅读助读词典》《英语阅读文化背景词典》,总计272万字,均是英汉双解,均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三本英语词典共发行十多万册,填补了我国特色英语词典的空白,其中第一本被韩国购买版权——这些工作都是在他退休后干的。为此,他累得住了几次院,原本计划编4本词典的,因为身体原因,在亲朋好友们的劝慰下,第4本只得放弃,留下很多的遗憾。
然而,高正心与书的缘分并没有因为病情而了结,而是转换了一种方式。他认为,读书如流水,应该天天读,年年读,持久读,不能停顿,上学时当然要读,毕业后依然要读,读书是一生的事业,他越读,越感到自己知识不足,越读越想读。退休后,高正心在家里整理出一间“书屋”,自费订阅、购买了很多杂志,供大家免费传阅,其目的是提高公民素质,丰富日常生活。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高正心每周会给大家送书报上门,用他的话说,就是:爱吃包子的给包子,爱吃面条的送面条。”平时,家里总保有图书300余册,并且经常更换,被大家命名为“爱心书屋”。
“爱心书屋”不仅仅是一个读书的地方,还是研讨、写作和信息咨询为一体的“学术机构”。在这个小天地,高老师会经常开办专题讲座,听众多少不限,内容以国际时事和人物春秋为主。由于高老师以前曾编写过外国的历史、地理词典,他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并时时关注国际国内大事,这间小书屋,还发挥了另一个功能,国际要闻点评,各国国情简介,各国洲、省、市、县概况简介,各国重要节日简介,西方国家政治架构,主要政党、宗教团体及工会简介,西方国家名胜古迹、著名建筑、著名博物馆等……多年来,这个“信息中心”为师生们解决了许多难题,为师生们提供了很多国际信息和世界知识,便于大家全面了解世界,正确认识世界,理性对待世界。
书,让高正心从一个早早辍学谋生,拉着板车自学中学课程的苦孩子嬗变为一个学外语的大学生、一个中学教师、一个辅导材料编辑者、一个词典的编著者。是书一步步成就了他,升华了他,所以,他爱书、爱读书,并希望更多的人因为读书而活得更精彩。
记者韩晓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