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文/图记者亢亚莉 崔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代步出行工具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老年代步车以其无需牌照、无需驾驶证,而且可以遮风挡雨的优点,受到老年人的追捧,但由于处于道路交通监管的空白区域,在老年代步车“走红”的同时,监管却成了盲区。
不用考证受欢迎
3月14日上午,在鼓楼北一家电动车专卖店里,记者见到这里销售的代步车分三轮和四轮两种,其中四轮代步车从外表看起来与汽车无异,更像是“小一号”的微型轿车。如果不是牌照上的差别,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那是“非机动车”。店主介绍,这种车只有后闸没有前闸,时速大多控制在35公里以内,售价从一万到三万元不等。
当记者询问,操作是否方便,是否需要上牌时,专卖店老板介绍道:你骑过电动摩托吗,就和那个一样,按下电门就行。驾驶简单,而且充电也方便,还不用上牌照,没听说过交警不让上路。”在贡院街南街小学附近,一位正在接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他今年65岁,买这辆代步车,主要是为了接两个孙子。
“最害怕刮风下雨接孩子了,大人、孩子都受罪,而我一直也没有驾驶证,所以就买了一辆代步车。”不用上牌,不用考证,接孩子、买菜,闲暇时和老伴去公园溜达都很方便。充一次电能跑100多公里,光接送孩子的话基本够一个星期用了。一晚上就能充好电,才花几元钱的电费。”张师傅一再向记者夸赞他的新车。
“打幌子”私拉乘客
如此总结,老年代步车的用途有三:接送孩子、买菜、溜达,选择这一出行工具的老年人最看中方便驾驶的灵活性,尤其是进入冬季后,它更因能遮风挡雨倍受欢迎。然而,记者了解发现,几年前曾经引起不少争议的“残疾人代步车”与如今随处可见的“老年代步车”异曲同工,它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打着非机动车的幌子,承担着机动车的责任。
在山西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附近,记者见到了一些“老年代步车”的踪影。其中在一辆车的前挡风玻璃处,明显张贴有“接孙子专用”的广告语,记者上前打听得知,你去哪儿,可以捎你一截。”50多岁模样的司机师傅热情询问道。而当记者表示从该学校门口到解放路水厂需要多少钱时,该师傅表示起步价为“6元”,你给10元得了,这上下班堵得厉害,不吃亏……”无独有偶,当记者借故离开时,又遇到一位向记者“问路”的司机,该司机又开始以相同的方式寻找起了下一个目标。
同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代步车担当起了“商业宣传”的角色。在位于五一东路法院附近,记者看到一辆车上被贴满了婚庆宣传广告。
无牌无照存危险
除此之外,行车途中的“违纪”现象,也着实令行人和机动车驾驶者心惊胆战。
家住尧都公寓的邓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开车上路最怕的不是‘见缝插针’的电动自行车,而是老年代步车。他们往往一会儿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一会儿又到机动车道上行驶,让人防不胜防。另外,这车体积小而且车速还不慢,如果发生剐蹭稍不留意就有可能翻车,车上大部分又都是老人和孩子,万一出点事我可担不起。”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反映,由于老年代步车没有牌照,所以经常遇到心存侥幸的“司机”驶入机动车道、闯红灯、随意停车甚至逆行的违规行为。“老年人的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本来就不好,如果再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对自己和别的司机都不负责任。”王师傅对此很是无奈。
交警提示三思“行”
针对市民反映的老年代步车上路“任性”而行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北城大队女子中队交通协管员张妍。“我国对非机动车有明确的标准规定:时速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且自重不得大于40千克。但实际上,老年代步车’符合关于汽车(或摩托车)的定义,应属机动车一类。但在实际操作中,目前我市并没有明确禁止代步车上路的规定。”张研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挂牌,他们对这种车处理起来都是口头教育为主,但是,如果老年代步车和行人以及别的车辆发生剐蹭时,我们会按照驾驶者身份的不同进行区别处理。”张研表示,如果是年轻驾驶者以盈利为目的,会采取相应的处罚制度,如果是老年人代步驾驶,则会根据交通规则正常处理。
此外,张妍表示,我在执勤时也遇到过不少所谓‘接孙子专用车’,很多驾驶者并未接受正规的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相关法律知识,所以在行驶中随意变道、不遵守信号灯、乱停乱放的违规现象屡禁不止。”为此,张妍提醒广大市民,在行车过程中,千万不要“任性”驾驶,要三思后“行”,以免造成交通事故,损害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老年车,又叫老年电动车、老年代步车、老年助力车,是老年人户外出行代步的理想车辆。
其性能相对稳定,车速较慢,运用电力无需加油,故又称环保老年车,老年电动车所使用的能源有很多,主要有铅酸电池(含铅酸胶体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镍铁电池、锂离子电池(常称之为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电池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几乎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
当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的“老年代步车”,不仅混淆了老年朋友的视听,更是给驾车的老人、残疾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各地政府都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禁止这些“老年代步车”上路行驶。
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老年电动代步车产品应该是从原先的归属于医疗器械类的电动轮椅车演变而来,产品的设计更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驾驶习惯。
而且适用人群从原先电动轮椅车的残疾人群扩展到了广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产品的设计生产均参照国家电动自行车的国家标准及电动轮椅车的国家标准,在某些参数指标方面甚至更严格于以上的两个国家标准,车速设计在10公里/小时之内,整车底盘高度在8cm,刹车制动距离在0.5米之内,从各个方面均优于原先的电动轮椅车,是电动轮椅车的演化升级车型,能够符合广大老年朋友的出行代步的需求,同时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王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