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盛事保安全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韩晓芳) 3月31日上午,市文明办召集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各观众方队的领队、联络员开会,向大家发放了现场场地示意图及门票,并宣布了有关注意事项。
场地示意图显示,现场共用9个颜色标示了9个不同的区域。其中,除了舞台区,观众区共分为3个区。
与以往不同的是,为了观众能看清楚,各与会方队两侧分别增设了一块4×6米的LED电子屏,还将布置多辆救护车、消防车、电力保障车及通信保障车,保证活动顺利举行。
为了活动的顺畅圆满,组委会进行了大量细致地工作,提前在现场地面上贴示了不同的颜色及方队队号,统一制作了队旗,规定各方队指定一名队员为旗手,方队队员于4月1日晚7时之前在入口处集合列队,每人一票,凭票入场,入场后,直接落座于与自己所持票面颜色相同的区域。散场时,让群众先行离场,之后各方队再跟着各自的旗手统一有序出场,以防发生拥堵、踩踏。
市文明办负责人强调,临汾是帝尧的故乡、古都,尧文化是临汾主打的品牌,这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主办,临汾市承办,这次活动是我们临汾人自己的家事,是我市的一次文化盛事,既要彰显临汾的文化特色,也要树立临汾人的整体形象,我们每一个临汾人都要尽职尽责,办好自己家的事,树立临汾人的形象。
旅游推介树形象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冯楠 )昨天,记者从我市旅游局获悉,他们从制定旅游经典游踩线活动方案到制定旅游踩线活动的安全预案,从制作旅游宣传片光盘到旅游优惠政策的制定,再从演艺活动到方阵人员的安排,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据市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他们正在积极筹备本次推介会,活动内容精彩纷呈、项目颇丰。目前,临汾旅游推介会暨旅游经典游踩线的活动方案、黄河魂中华根—临汾欢迎你》宣传片光盘、各县(市、区)宣传域内旅游景点(区)的高清宣传片基本制作完成;已经向河南、三门峡、运城等黄河金三角旅游城市及北京、河北、杭州部分旅游企业发出邀请,届时参加4月20日临汾旅游推介会暨旅游踩线活动。
此外,市旅游局还将组织省内外百家旅行社赴壶口瀑布、尧庙、华门、丁村民居和曲沃晋国博物馆实地考察踩线,邀请山西省商务国旅组织太原市社区主任近100人,启动了寻根游“梦回大明”线路的踩线活动,并对沿线丁村、晋国博物馆、浮山凤凰山庄、尧庙等景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浮山凤凰山庄指导排演了原生态的《凤凰来仪》演艺活动。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本次考察踩线活动的安全,他们制定了活动预案,以此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记者 郭秀婷 实习生 冯楠 )
尽展魅力靓市容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亢亚莉)为了展示临汾魅力,近期我市加大了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此次工作将持续到4月底。
据了解,市容监察支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其中,对影响市容市貌的门店、单位下发整改通知,并集中力量,加大机动巡查的频率,对市区内主干街道和重点区域的店外经营、店外堆放、流动摊贩和明火烧烤摊点进行重点治理,确保市容市貌的整洁有序。
同时,市环卫局以“全天候保洁,无缝隙管理”为原则,从道路清扫保洁、设施建设管理、建筑工地管理、车辆抛洒治理等8个方面进行重点整治,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陶寺遗址显厚重
游客可在这里探秘最早“中国”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卢凯 张蕴强)昨天,山西·临汾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开幕前夕,记者奔赴陶寺遗址了解到,考古成果展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4月2日,襄汾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开幕后,所有游客将能穿过悠远的时空隧道,清晰感受陶寺先民生产生活的场景。
展厅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完整展现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让游客触摸到一个个历史瞬间,感受远古文化的斑斓色彩,所有工作人员为此忙碌了20余天,主要工作包括展厅照明设备和陈列展柜的更换,遗址沙盘的修复装饰,展厅墙壁四周巨幅喷绘的制作张贴等。
“对展厅屋顶进行更换加固,完善展厅外相关配套设施。”工作人员说,考虑到旅游节期间游客人数众多,展厅外加盖了一个公厕,供广大游客使用;与此同时,从展厅通往古观象台的道路也进行拓宽改造,极大地方便游客前往,而展厅外也因地制宜进行了绿化改造。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全方位展示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厅将陈列展品的数量增至41件,包含出土的刻有最早文字的扁壶残片,鼍鼓、土鼓、特磬、陶铃、铜铃、陶埙等乐器以及陶寺先民的用具、范铸铜器等等,同时三维微电影也已经制作调试完毕,相关讲解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已经结束。
旅游节期间,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亘古不变的水井、庄严肃穆的礼器、铿锵典雅的乐器、惹人喜爱的玉器、恢宏巍峨的宫殿、精美华丽的木器、陶寺先民的用具、最早的范铸铜器都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迎接四海宾朋的参观。游客将能在这华夏文明肇始之地,游历帝尧居住的古城王宫,目睹神话传说中的真实世界;可以在世界最早的观象台上观天测日,溯源四时节气的由来,感受太阳升起的壮观场面;可以击响中国最早的“八音”乐器,摇响第一个“红铜铃铛”,倾听中国最早的“金石之声”;可以亲手触摸4300年前的陶片,感受陶寺先民的生产生活情景;还可以聆听到中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