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她们用朝气蓬勃的热情、默默无闻的奉献,脱颖而出荣获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至高荣誉;如今,她们用一如既往的态度、无怨无悔的付出,全心全意参与到我市天然气置换的浩大工程中。她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无私做出表率……

勇担重任 守卫荣誉

2015-04-01 08:25:43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临汾燃气公司,有这样一支享有盛誉的队伍。她们早出晚归、寒来暑往,奔波于小巷楼宇之中,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用户,她们就是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又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女子抄表班。

    荣誉,是对她们的认可;荣誉,更给了她们不竭的动力。

    2013年10月,我市启动了市区天然气置换工程。这是一项涉及10万用户的民生工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大群众热切期盼,临汾燃气公司更是全力以赴,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精兵强将参与到置换工作中。作为强兵中的尖兵,精英中的精锐,“青年文明号”的成员们更是投身一线,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过人的工作能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榜样的风采。

    今年3月,我市市区第八批天然气置换工作启动。“青年文明号”的铿锵玫瑰,又一次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了置换工程的第一线……

                                                            “哪里难度大,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

    “第八批置换是天然气置换工程启动以来规模最大、区域最广、户数最多的一个批次,也是置换环境最为复杂,工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批次。”抄表班班长王黎介绍说,“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连片的城中村,地形复杂,流动人员多,安全隐患多,所以,指挥部决定将负责南城片区的几名‘青年文明号’成员全部调到这里。”

    走进市区鸿飞巷,这里的胡同小巷四通八达,各家各户的自建房参差不齐,整个区域犹如不规则的蜘蛛网,抄表员贾涛就承担这部分区域中110户的抄表和安检工作。

    “这条胡同里已经入户4家,还剩2家暂时没人;这个院子户主不在,全都是租房的外来人员,已经联系好下午4点过来;拐角那一户家里没人,也联系不上,一会儿吃中午饭的时间再去一趟试试。”一路走着,贾涛一路介绍,哪家什么情况,她都了然于胸。这样错综复杂的地域环境,莫说一个外人,即便是常年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恐怕也没有贾涛熟悉。

    “这是抄表员们将工作前置,提前做了大量有效工作的结果。”王黎告诉记者,“置换期间、时间紧迫,到时候再去寻找哪名用户的家在哪里就会耽误进度。抄表班结合前几批置换时的经验,提前半个月来这里蹲点,来来回回走了几十趟熟悉了这里的情况。”

    在鸿飞巷、望飞巷、东赵村、益民路,一路走来,记者看到各家各户的大门上都贴着抄表员自制的标签,对有些建筑相似、相距较近的用户还在标签上写了户主的姓名。在东赵村,抄表员焦静说:“我们取得了当地村委会的支持,在他们配合下对用户的家庭地点登记造册做了标注,提前掌握并核实了用户信息。”    抄表员是一个必须能吃苦、会吃苦,有高度责任心的岗位。在置换期间,她们从清晨7点要忙到深夜10点,越是用户下班回家吃饭的时候,越是她们紧张奔忙的时候。

    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不断创新的工作方式、一如既往地奔波不休,为天然气置换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哪里难度大,哪里就有‘青年文明号’的身影。”贾涛、苏叶琴、陈郝荣、宋云云等抄表员们,在置换首日的入户率都达到了95%以上,保证了天然气升压供气的进度。

    王黎说:“有人计算过,在城中村入户每去一家的耗时相当于小区内的3家,工作量相当于两倍以上。时间紧、任务重,她们还能完成得那么好,这充分体现了‘青年文明号’成员过硬的业务能力。”

                                                                “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

    “只有一台燃气灶,表上显示却达到1800多个字,一定有锅炉或者别的灶。”在鸿飞巷北一巷一名用户家的厨房里,抄表员贾涛扫了一眼燃气表,凭着多年的经验看出了问题。

    “没有,怎么可能有问题?你们快从厨房出来吧。”用户顾左右而言他。

    “等下,我再看看。”贾涛坚持顺着管道进行检查,她费力地搬开一张堆满杂物的桌子,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之所在:只见燃气软管上竟然被截断后加装了一个“三通”,一条隐藏的软管顺着墙角伸向了另一个房间。

    贾涛转过头来,对用户说:“软管中间不能有接口,这个太危险了。”

    “我两个灶,不这么接我怎么用?我又不是偷着用,用多少气给你们交燃气费了。”这名用户一下子瞪圆了眼,大声说道。

    “我们不是限制用气量,我们是要保证您的安全。天然气置换后,压力比煤气更高,您这样私自接的‘三通’确实太危险了。”面对用户的质疑,贾涛很耐心地解释道。

    “这样的现象太多了。”王黎告诉记者,“常年在一线与用户打交道,抄表员们都遇到过不理解、不支持的用户,甚至还有的人无理取闹、威胁恐吓。”

    这次置换区域内的城中村,很多用户是去年才接通的管道燃气,时间段、接触少,用户们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燃气相关知识缺乏的问题。通过入户,抄表员们发现了许多安全隐患,王黎介绍说:“私自改造燃气设施,厨房堆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物品,燃气管道上悬挂物品、缠绕电线等安全隐患都比较多。”

    下午4时许,抄表员苏叶琴正在东赵村的一名用户家中发现了非常严重的燃气安全隐患:厨房改作他用,从接头处竟然加装了一根长达7米的软管直接伸到现用的厨房中。尽管一天的奔波让苏叶琴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但她还是耐心地进行了一番解释和沟通,坚持做通了用户的工作,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次入户,发现有的管道锈蚀严重,有的装潢包裹住燃气设施,还有的竟然在有燃气设施的厨房搭床住人。”苏叶琴说,“不管用户是否理解,我们必须说服用户,这是对用户的安全负责。”

    燃气公司南城管理站站长张省说:“天然气置换,保证安全是头等大事。我们的抄表员在入户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为天然气置换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用户认可是最终目标”

    作为抄表员,其实是兼“三大员”职责于一身,还负责安全用气的“检查员”“收费员”“宣传员”,抄表员们要检查安全隐患、宣传燃气知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她们甚至还需跑腿代缴燃气费。

    “置换期间,每个用户家里必须去两次,第一次是抄表结算、查看有无安全隐患;第二次是管网升压后上门安检,查看用气是否正常。所以说,抄表员的工作是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置换期间,每位抄表员每天要上下几千个楼梯,穿梭几十个楼道,走过10余公里的路程,每一位抄表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都有不同的经历。在安检时,抄表员焦静不仅遇到了用户的抵触,还遭到了谩骂,但她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耐心解释,最终得到了用户的认同;在城中村换表时,苏叶琴蹲点摸底,把区域内谁家几块表、谁家存在安全隐患掌握得清清楚楚;陈郝荣负责的区域内在外工作的用户多,不可能在固定时间有效入户,她连续几天呆在这里,逐步掌握了片区内的情况,哪些用户应该早上去,哪些用户晚上在家,甚至连哪家用户抄表时需要放板凳等琐事都记在心里。

    “既然我们是全国‘青年文明号’,就要做得更好、更出色。”“号长”张临萍说,我们总结了一系列工作经验和方法,比如适度敲门、主动招呼、自我介绍、文明用语、认真检查、准确计量、报明用量、说明金额、和蔼回答、亲切告别,努力由优质服务向温馨服务、亲情服务推进。

    她们还总结出“望闻问切”服务法,“望”就是留心观察,看用户家中的燃气设施、器具等是否安全规范、管道是否锈蚀等;“闻”就是闻闻用户家中有无燃气味,燃气表和管道是否漏气等;“问”就是主动询问客户的用气情况;“切”就是用手去检查燃气设施。这个“四字法”,切实做到了“服务每一户的表数,查好每一户的设施,做好每一户的宣传,纠正每一户的违章行为。”

    如果说,抄表班是燃气公司面对市区10万用户的那一扇最明亮的窗口,那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成员们,就是一张张最生动、最靓丽的公司名片。

    3月22日深夜,随着92个小组将入户详情一一传回置换指挥部,承担着汇总任务的王黎开始和其他4名同事一起,开始着手1.4万余份用户的入户情况汇总。这注定又是一个紧张、繁忙的夜晚。

    3月23日凌晨,汇总结果上报天然气指挥部:抄表率94.7%,安检率98.1%,标志着我市市区第八批次天然气置换顺利完成。

    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能源从此走进了1.4万余户家庭。3月25日,几名洋溢着笑容的中年人走进了临汾燃气公司,为付出辛勤与汗水的燃气人送来了感谢与认可,一面代表了尧都区东赵村全体村民感激之情的锦旗交到南城管理站站长张省的手中。锦旗上书“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尽职尽责、服务为民”,这16个字,或许就是对抄表班这些铿锵玫瑰的最好诠释。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柏东丽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