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生活之用药安全篇

盲目治病变“致病”筑起用药“安全墙”

2015-04-07 19:33: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关爱老人不单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事,全社会都应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让老年人得到更多关爱,度过幸福晚年。近日,记者走近老年人,盘点这一群体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功能衰退,多数老人会被大大小小的疾病缠身,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的话题。4月6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生病后不去看医生而是自我治疗、不听医嘱,吃药的时间或者吃药的剂量不正确、听信广告,盲目吃些保健品来“治病”等现象在老年群体中很普遍。这样做不仅没治好病,反而埋下了“健康隐患”。
    “我今天79岁了,因为上下楼不方便,所以有个头疼感冒的,就翻翻药箱自己服药。”家住扁担巷某小区的杨奶奶说,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每年的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以前每次身体不舒服,为了省钱就自己买药吃。“有一段时间老是头晕,儿子送我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这些药物的联合副作用引起的不适症状,我以后再也不敢乱吃药了。”老人乱用药还表现在对特效药、保健品的盲目迷信,导致贻误病情和产生副作用。“我妈容易听信一些保健品的宣传,每当有类似活动,我妈都会跟着小区阿姨们去参加,买些保健品回来,身体不适时不去看医生,总是吃这些保健品。”李先生说,老年人很容易听信他人的宣传,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最容易被“特效药”等名头吸引,买些和治病毫不相干的保健品,我真怕有不良反应,造成可怕的后果。”“我们社区有位老太太,晚上睡不着觉,起来吃了几片安眠药,结果因服用过量被送去医院。”商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辛医生说,这件事情告诉大家,当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能盲目服用药物,更加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多剂量服用。
    “老年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表现,或缺乏判断,听信秘方,或久病成医,固执己见,或吃药跟着广告走,见别人吃的效果好,自己也跟着吃。”辛医生说,医生在使用药物时,对其剂量、疗程是有严格标准的,医师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设计治疗方案,每位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不完全相同。
    辛医生建议,老人安全用药要注意适度,绝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在现阶段无法根治的情况下,只有根据医生的叮嘱坚持用药,同时改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身体状态及改善病情。另外,开药时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最好在服用时间上隔开。老年人身体不适或者生病时,可以去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咨询,查看病情,不能自己乱用药。“社区都是分诊诊治,提供免费咨询,要是病情严重的话,社区会建议去大型医院检查确诊,除了医生开的药物要按时按量服用之外,对于一些保健品不要盲目轻信,更不要过于依赖保健品。”由于老年人记性不好,辛医生建议,家里有老人的年轻人,可以在每个药瓶上贴上标签,写上服用剂量以及服用时间,以免老人错误服用。
    辛医生建议老人每年都应该体检一次,尤其是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记者 梁娟 实习生 李艾芮

     

责任编辑:刘静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