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市民阅读现状调查
今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书香社会”。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初衷是想呼吁更多人去读书。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活动的丰富和现代化通讯工具的发展,书本是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呢?在今年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上街头、走进书店,进行了一场对阅读的“探访”。
“读书日”鲜有人知 读书少没时间成主要理由
“您知道世界读书日是几月几日?”近日,记者走上街头,对市民随机进行了采访,然而,与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相比,“世界读书日”的知晓度低的让人有些尴尬。
六成市民表示并不知晓还有“读书日”这一节日,有三成市民表示知道有这一节日,但具体日期却说不上来,仅有一成的市民能准确说出“世界读书日”的日期,并表示也是在每天关注新闻联播时,在“每月值得关注的日子”这一栏目中了解得知的。
对于正在上学的学生们来说,看课外书似乎已成了一种奢望。
“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会、学通就已经很难了,哪儿还有时间去过多的涉猎课外读物呀。”正在上高三的杨姓学生表示:“自从上了初中,看课外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便是到了周末,也会被送去各种培训班学习,仅有暑假、寒假的时间里,才会腾出一点儿时间去看一看自己喜欢的漫画书、杂志。”如今到了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备战中去。“等考上了大学,一定把这几年落下的课外读物补回来。”对于未来大学的读书生活,小杨充满期待。
“以前上学时,经常会买上一杯奶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上一会儿书,舒适、惬意。偶尔还会在看到一些好的文章之后,写上一段读后感什么的。如今,这样的时光已不复存在了。”回想起曾经上学时的日子,欢欢显得有些失落。工作、家庭、孩子……每天的琐碎杂事足够让“新晋妈妈”欢欢忙得不可开交。
“我也经常会订一些书回来,计划晚上哄孩子睡着后翻翻看,可经常是哄孩子睡觉时,自己也跟着就一起睡着了,一本书一个月下来也不见得能看完。”欢欢坦言。
在采访中很多市民都表示,每天都要忙着家庭、孩子、工作,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如若不是要参加各类事业单位、公务员的考试,也不会每天拿起书本去学习。
教辅类书籍畅销 电子阅读成“新宠”
高中、初中辅导书籍,公务员考试书籍,事业单位考试书籍……在市区各大书店的显著位置,均摆放着各类初中、高中教辅和考试类书籍。
“初二数学辅导类的书有什么?哪个里面讲得细一些、好一些?”在市区平阳广场一书店内,张先生正在给上初二的孩子选购辅导书。“孩子其他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这门课成绩一直差点,我没有给他报辅导班,自己又辅导不了,只能多给孩子买些书让他看。”
与张先生做法相同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们前来为孩子选购的大多为教辅书籍,而对课外读物的选购则少之又少。“孩子们现在学习紧、压力大,课外读物对考试帮助甚小。孩子要想上个好学校,就得多学、多看点学习资料。我也想让孩子多看些课外读物丰富阅读,但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目前还是少看点为好。”张先生对此也表示无奈。
据该书店工作人员介绍,就销量来说,名著类、文学类的课外书籍确实大大不如教辅书,而对于教辅书来说,只要家长选中了就会买。
除了学生的教辅书,考试类书籍一直以来也非常热销。“去年后半年我省举行的事业单位考试前夕,我们临近的几个书店事业单位考试书和试卷一度脱销。你看现在考试类的书还多,只要一举行考试,就会大卖。”书店工作人员指着书架上大量考试类书籍说道。
《青年文摘》《读者》《故事会》等众多知名的杂志、文摘类读本,是10多年前书店最畅销、读者最喜爱的读物之一,如今也面临着销售危机。
“现在都不敢多进文摘之类的读本了,一过时间,就得按10元3本或是4本的价格卖掉,而且还不好处理。”市区一报亭老板无奈地说道。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现在很多人都在手机、电脑上看,因此,文摘类读本的销售很不景气。”报亭老板介绍道:“还依稀记得10多年前我们上初中那会儿,语文老师会把在文摘上看到的好文章放到课堂上阅读、学习;下课后,同学之间也会拿出最新版的时尚杂志互相传阅、讨论,感觉特别好。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会再来买杂志、文摘了,他们的信息大都是通过网上来获取的。”
“都是网络惹的祸。”不少书店老板抱怨。曾经,实体书店的生意很是火爆,但近几年来却一直走“下坡路”。
一方面是价格更为便宜的网上书店增多,另一方面就是市民读书途径发生变化,到书店买书的人逐渐减少。除此之外,数日的采访观察中记者发现,尽管一些书店和超市的书架旁坐满了看书的人,但真正购买的人却寥寥无几。
“现在网络上看书多方便呀,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对于上班族的小赵来说,电子书成为他空闲时间里的消遣。
每天早晚上下班,小李都会乘坐公交站,在站点等车,或是上车后途中的这段时间,阅读成了他打发时间的最好办法。不过,小李从包里掏出来的不再是厚厚的书本,而是手机。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家读书的途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之前的买书看变成了现在的上网看,电子阅读方便快捷,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宠”。 记者 卢婷
采访后记:
开卷有益,作为知识传承的重要方式,读书关乎民族的兴盛与进步。但在多媒体时代,电视、网络、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无所不在,人们的时间分配不可避免地碎片化,读书已经不再是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读书越来越功利,修身养性的阅读似乎已经成为“奢侈品”。在第2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特采写本篇报道,就是希望借这个重要的日子,向更多的人们推广阅读和写作,让更多的人们能从游戏、麻将、K歌中抽出身来,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对于任何人而言,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个道理。因此,开始阅读吧,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快乐、幸福的读书人。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