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幼儿园、小学陆陆续续放了暑假,何处安放孩子成了急需破解的难题。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只得将孩子“寄养”在辅导站或是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兴趣班。孩子刚刚放假,就面临着更为忙碌的“第三学期”。
家住市区鼓楼西锦辉苑小区的吕女士夫妇是双职工,他们没时间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没有精力辅导孩子学习。我们本想把孩子送回老家,可是又担心老人太宠孩子,惯出一身坏毛病,假期作业也很难如期完成。”吕女士担心由此引发的“后遗症”,便给孩子报了钢琴班、舞蹈班和手工课,由辅导站的老师代为接送。
双职工家庭几乎都面临着这样的烦恼,把孩子送去培训班似乎成了最佳选择。虽说家长省心了,孩子却失去了自由。在移动营业厅工作的张女士一口气给孩子报了六个培训班。张女士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孩子在家的时候总是离不开电脑、电视,还不如去培训班学点儿东西。”家长把培训班当成“暑托中心”,孩子被迫迎来了“第三学期”,每天奔波在名目繁多的培训班之间,搞得比上学还紧张。红袋鼠感统训练基地的毕老师说:家长们都想利用暑期时间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于是一股脑地跟风报班。有一个学生同时报了8个培训班,完全没有娱乐时间。孩子累,家长来回接送也累。”“家长应遵从孩子的意愿,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再进行选择,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培训班,以免孩子的精力和热情被透支。”毕老师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成华 李静)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