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游子,团圆夜 可曾听到亲人的心语和心愿

2015-09-28 10:41: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中秋前夕,临汾日报晚报版登了13位市民的家书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中秋当天,临汾日报晚报版记者兵分两路,将刊发有家书的报纸或送到他们的家人手中,或邮寄到他们家乡,陪他们一起感触亲情,回味幸福。
    在读完了如此特殊的一封家书之后,他们的亲人或有着“读著家书坐欲痴”的感叹,或有着“千里家书动隔秋”的感慨,或有着“把得家书泪似珠”的感动,本报记者用手中的笔,再次记录下了他们的喜悦和感动!中秋团圆夜,家书抵万金!

    袁延奎妈妈:爸妈希望你找到心仪的姑娘
    又到团圆赏月时,远在西藏的袁延奎再一次无奈地缺席家宴。中秋节当天,记者带着他的嘱托来到向阳西路,将他写下的家书送给他的母亲王新玲。
    接过家书,王新玲如儿子袁延奎所料,露出了极为惊讶的神情。她认真地读着每句话、每个字,之前的惊讶转换为喜悦,又化作眼角的泪珠。看到儿子的日渐成熟,她倍感欣慰:儿子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能够体谅到父母的不易,也知道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自袁延奎参加工作以来,王新玲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当年,他提出要去西藏考公务员时,我们当即就反对,坚决不允许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但是,他有他自己的坚持,我们只能默默支持他。”说到儿子,王新玲既开心又心酸,这三年来,他仅回来过了一次年,从来没有在家过过中秋节。一是距离远,时间不允许;二是基层工作既辛苦又忙碌。”“他每天都忙于工作,我和他父亲也为这样积极上进的儿子感到自豪。”王新玲说,一直以来,袁延奎的终身大事让她和家人十分牵挂,她希望儿子能够尽快找到心仪的姑娘结婚。(李静

    许丁丁父母: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9月27日,记者拿着许丁丁刊登在本报的家书,送到了他父母的手中。二老异常激动,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儿子长大了!”母亲边擦拭着眼泪边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现在真正有所体会,儿子远在他乡,作为母亲时刻都在思念、担忧着儿子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工作是不是顺心……看完这封家书之后,许丁丁的父亲也红着眼圈告诉记者,儿子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说过这些话,也没有向他们表达过对家的思念,现在他眼中的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
    “家里一切安好,我们的身体也很好,儿子不用担心,一个人照顾好自己,遇到不顺心的事多给家里说说,因为家里有永远爱你的爸、妈。”许丁丁的父母对儿子说,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也让我们自豪。”(田志华

    蔺建伟父母:我们支持你执著的选择
    又是一年中秋节,干刑警工作的蔺建伟又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了。中秋这一天,他带着无比思念和种种牵挂之情,拨通了家人的电话。
    “爸、妈,中秋快乐!”电话这头,儿子送上祝福。电话那头,爸爸妈妈你一句,我一句,总有着说不完的叮嘱: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出警时要保护好自己、照顾好自己,看好娃……”接着,蔺建伟告诉父母给他们写了一封中秋家书,二老先是惊讶,又转化成思念。他一字一句地将思念念给父母,念到最后,这个铮铮男儿哽咽了,二老默默地倾听,期盼着他的团聚。
    从二老的话语中得知,在儿子做刑警的四年里,二老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儿子的安危。虽然当初他们反对过,但儿子有自己的执著,既然儿子喜欢干刑警,二老只有默默支持。
    正在他们话相思时,蔺建伟又接到任务:又发生一起盗窃案件,需立即出警。”蔺建伟只有将相思埋在心底,简单地告别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去……(郭秀婷

    李晖哥哥:一个人在外照顾好自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当天,记者带着李晖的祝福信件送到了他的家中。
    “啊,李晖的照片,他怎么上报了?”李晖的妈妈看到报纸后又是惊奇又是兴奋,连忙叫起了沉睡的哥哥,拿着报纸看了好多遍不放。
    “晖由于坚守岗位没能回家,当家人看到你托《临汾日报·晚报版》送的祝福时,我看到了爸妈脸上满满的幸福,感动到落泪。家里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吧!人在外心在家,欣慰的是爸妈都看到了我们的成长,看到了我们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李晖的哥哥李哲说,李晖一个人在外工作,天气渐渐转凉了,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大家永远都支持你,望你工作顺利,常回家看看,家人是你坚强的后盾!(丁莹

    郭淑敏父母:你们的辛苦爸妈知道
    由于郭淑敏的父母家住襄汾县永固乡南董村,郭淑敏写给父母的中秋家书在报纸发表后,记者没能第一时间将报纸送到家中。于是便给两位老人打去电话问候。
    “村里其他人通过《临汾日报·晚报版》的电子版和微信看到了这封信,并告诉了我们。”记者还未将家书内容向两位老人转达,老人便说他们已经知道了孩子写家书的事情,每天也想给他们打电话,但不是害怕打扰他们的休息,就是害怕耽误他们的生意,所以很多时候就等着接他们的电话。”老人告诉记者,孩子们做出去北京的决定后,作为家长的他们感到很欣慰,至少孩子们为了全家更好的生活愿意去外地打拼。村里有很多人都在北京练摊,这里面的辛苦他们也知道。“作为家长,我们理所应当把优优照顾好,这也算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郭淑敏的父亲笑着说,看着优优一天天长大,孩子们在北京忙碌,他们能做的就是把优优照顾好,不要让孩子们分心。
    “多半年没有吃团圆饭了,这回可以好好吃一顿了。”听说孩子们国庆节要回家,两位老人开心地告诉优优,爸爸妈妈再过几天就回来了。”并开始满心欢喜地精心准备这餐团圆饭。(卢凯

    金鑫父母:爸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月到中秋圆,相思寄亲人。又是一年不能团圆的中秋节,9月27日,受远在韩国求学的金鑫之托,记者带着她的家书来到五一西路的父母家中。
    拿起登在《临汾日报·晚报版》上的家书,爸爸金明非和妈妈王蒲清先是一脸的惊讶,而后在金明非的老花镜后,是一字一句看了家书后的突然严肃,王蒲清则强忍着泛红的眼圈,露出一个微笑。“从来没想过她会给我们写信,懂事了。”在金明非转身抽完一根烟后,他笑着说:恩,写得挺好,哈哈!”采访最后,金鑫的父母感叹,希望孩子继续努力,爸妈永远是她的后盾!(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