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临汾游子 给家人的一封信(之二)

2015-09-29 09:09: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李晖24岁 临汾人 工作地点:内蒙古阿拉善盟


    亲爱的爸爸、妈妈、哥哥:

    你们好吗?家里一切都还好吧?我在内蒙古挺好的,你们不要太牵挂。首先祝你们中秋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中秋节团圆之际,请原谅我不能跟你们一起团聚,我很想念你们。

    爸,还记得我体质不好生病的时候,您背着我去看医生,日日夜夜守在我身边,虽然不言不语,但我能听懂您的心声,您用双手撑起了我们的家,谢谢您!妈,每次回家您都会一如既往地给我一个拥抱,然后一边包饺子一边用手语问我的生活和工作有没有遇到困难,我都会看到你眼睛里的那份心疼。

    哥,你总是把你得到的好东西分一半给我,在我受欺负的时候挡在我身前,当我的保护伞。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一直养育我、照顾我、教导我;哥哥,谢谢你一直的陪伴与爱护,这份兄弟情谊会让我感动一生。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很轻松的样子……”伴着这首歌,真希望时间能停留,希望爸爸妈妈还有哥哥能永远不老不变,你们要原谅远在他乡工作的我不能回家陪你们,我爱你们!感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儿子晖晖 

    许丁丁 29岁洪洞人 工作地点:河北邯郸市


    亲爱的爸爸、妈妈、姐姐:

    你们好吗?时间过得真快,算算已有十多个年头没有在家过中秋了。

    依稀记得多年前的中秋节,总是以偷家里为数不多的月饼为乐,为此没少挨骂,因为到了中秋那天,月饼几乎已被我偷吃光了。

    上大学后,每逢中秋,我都会与几个同学一起下馆子搓一顿;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与同事小聚,酒足饭饱之后,看着床头自己买的那盒月饼,却怎么也没有想吃的欲望,满脑子都是远在家乡的二老。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足够多的情感用在那些最疼爱自己的人身上,每个本该是举家团聚欢乐的时间我都忽略了,我给予我爱的人回报太少,如今我已明白这个道理,但愿还不算晚。

    我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天底下最伟大最好的父母,虽然你们不是腰缠万贯、富甲一方,也没有位高权重、手握大权,你们只是普通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你们知足、豁达,将全部的爱给予我,教我成长、将我抚养,却在我长大后,远远观望,深怕给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儿子带来磕绊。

    这个中秋本来打算回家的,我想家、想你们、想家乡的一切。

    我想睡在家里那并不豪华却舒服的床上,也想早上睡意朦胧地听妈妈炒菜的声音。想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叫我起床吃饭,还想自家地里小麦蒸出来的香喷喷的馒头,更想妈妈做的包子、饺子和面条,虽然每次回家一定要挨个儿吃一遍,但总觉得吃不够。

    因为单位有安排,不得已到外地出差,所以不能回家团圆,希望爸妈见谅。在这里我希望二老一定保重身体,年纪大了少干点活,健康平安最重要。觉得哪里不舒服就赶紧去医院看,别拖着,别怕花钱。儿子在外请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那个曾经让二老骄傲过的儿子会一直让你们骄傲下去。儿子许丁丁 

    闫琪23岁 侯马人 求学地点:山西师范大学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不知不觉,我已开学近半个月。这几日,天气转凉,还偶有阵阵小雨,秋意愈发浓烈,女儿对你们的思念之情也愈加强烈。

    9月27日是中秋节,但在这个团圆的日子,咱们一家人却已是第五个年头没有一起过节了。上大学时因为家远,每逢宿舍里的舍友和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回家与家人过节时,我在羡慕的同时,自己会找一个没人的角落偷偷哭一会儿。晚上给你们打电话时,我明白电话那头的你们心里也特别难受,听到母亲哭泣的声音,身为女儿的我也是数度哽咽,泪流不止。

    中秋节日里最美的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回想多年前的那个中秋,我和爸爸、妈妈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最爱的枣泥月饼,一起看着天上皎洁的月亮,记得当时我说:爸,妈,你们看十五的月亮真圆。”爸爸笑着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在上大学的四年里,那温馨的一幕总在我的脑海里回荡。那幅画面是那么温暖、那么温馨。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本以为今年可以陪伴你们一起过节,但为了以后的前途和未来,我又踏上了求学之路。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的心中满是伤感,我知道你们心里也难过,只是不愿对我说。

    作为独生女,看着你们一天天的变老,而我又不能陪伴在你们身边,我深深感到作为女儿的不孝。爸爸妈妈,请你们一定要原谅女儿。

    我知道只有取得最优异的成绩,才算是给你们最好的回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中秋节快乐!女儿 闫琪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至,捎书回乡,抒桑梓之思念,望至亲都安好;假以时日,盼之能赴兄之处游移景色……内附平阳风景名胜一份……”这是今年85岁的离休干部刘光庭写给远在天津二妹的一封家书。
    “写这封信的时候,勾起了许多往事,也让我多次老泪纵横。”9月23日晚,刘老告诉记者,在这封书信中,他开头回忆了当年参军外出对家中双亲未能尽孝,直至双亲相继过世也不能伺候床前的终身遗憾,表达了对整日替兄照顾双亲的二妹无限的感恩与思念之情,并祝愿家乡的亲人佳节愉快,期盼二妹能来临汾游览名胜以散心。
    “现在,通讯都很便利,但这种写信所抒发的内容,是打电话永远也代替不了的。”刘老感叹道,他希望这种传统的联络情感的方式不要被遗忘或遗弃。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