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0月8日,华夏一脉(北京)科技公司向我市隰县两个贫病交加的家庭捐助了两万元。
今年47岁的亢金龙是隰县黄土镇上庄村的乡村医生,在偏远的农村行医已经20多年,担负着上庄、南合、下庄、下紫峪四个行政村几百户群众11大项43小项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
虽然行医多年,为不计其数的乡民们解除了病痛,然而,在尿毒症这个医学难题面前,亢金龙也束手无策。去年9月17日,他的妻子李小丽因体弱多病、疲乏无力,在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被检查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尿毒症)。这对于亢金龙及全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多年来,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李小丽几乎承担了一切家务,里里外外一把手,不仅要照顾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地里的活也几乎是她一个人做,稍有空闲,她还坚持上山采蘑菇贴补家用,多年操劳,积劳成疾,亢金龙心如刀割。
去年9月26日,亢金龙带着妻子到北京治病,李小丽的病情比他们想象的更严重,不仅病情复杂而且需要马上治疗,但治疗费用高昂。由于乡村医生一个月只有400元的补助,收入微薄,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妻子坚决要求出院,亢金龙噙着泪花办理了出院手续,带着妻子回到家。他一边上山采中药维持妻子的病情,一边瞒着妻子借了不少外债以维持她的基本医疗。
不幸的家庭总是各有各的不幸。去年11月3日早晨,隰县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段汶伯正准备上学时,突然头晕、呕吐,在县医院治疗3天后,日渐严重,不能进食。之后,他辗转省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诊治,被确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通过激素注射和服用激素治疗,虽然他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原来体重只有67斤的小汶伯在激素的作用下,短短几个月体重飙升至106斤,浑身肿胀,成了一个“皮球”,被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医源性库欣综合征。10个月的治疗,共花费了12万余元,如今在家保守治疗。一个原本活蹦乱跳、成绩优秀的孩子,如今已无力自己坐起来。
段汶伯家在隰县下李乡前湾村,父母都是农民,仅靠种几亩薄田为生。为了给孩子看病,段汶伯的父亲段宝平借遍了亲友,债台高筑,但孩子的病情仍不见好,需要到北京住院治疗,医院告知预计需要几十万元。望着不能进食的孩子,望着浑身肿胀得像个“皮球”一样的孩子,小汶伯的父母无奈向社会求助。
华夏一脉(北京)科技公司获知此消息后,决定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