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发展先行
——山焦大力实施提标改造保护环境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作为我市“首届企业环保星级单位”,近年来,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遵章守法、持续改进”的环境方针,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治理等手段实施提标升级改造,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生产现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经历阵痛:从落后到先进的蜕变
山焦公司有着辉煌的历史,曾一度是全国焦化行业的“龙头老大”和省国有企业学习的标杆和榜样,还获得过“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的荣誉。然而,在发展的洪流中,曾经领先的装置和技术落后了,环保指标不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山焦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咬紧牙关,主动作为,自2005年开始,先后淘汰了60万吨/年58-Ⅱ型焦炉、1.8万吨/年酸洗法粗苯精制生产装置、5万吨/年焦油加工装置、8万吨/年合成氨和13万吨/年尿素等高能耗、高污染生产设施。虽然资产损失了1.2亿元,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换来的却是污染物排放量的稳步下降,区域环境的持续改进。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该公司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选择技术起点高、资源利用率高的装置,先后建成了300万吨/年焦炉扩建、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改造、35万吨/年甲醇改扩建、10万吨/年粗苯精制改造项目等技术起点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项目。这些新建项目不仅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更重要的是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对焦化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战略带动作用。
强化管控:从清洁到文明的转型
再先进的设备设施如果离开了有效的管理,也发挥不出最佳的效用。山焦注重持续强化环保管理,使企业的环境管控水平与抗环境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该公司修订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污染防治设施管理规定》等11项环境管理标准和18项工作标准;与各生产厂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环保责任体系;组建了环境监督检查大队,开展全天候现场环境巡查,筑牢了全覆盖、全过程的环保管控体系;完善了环境保护约谈、环保绩效考核、环保工作专项考核、环保事故与责任追究等17项环保规章制度,设立了环保专项奖励,以制度升级促环保升级。同时,通过每年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审、管理评审以及监督审核,促进了生产现场环境面貌的改善;定期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审核提出的问题,逐项实施完成;建成了废水废气排污口在线监测系统,实行专人检查、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实时监测;制定并完善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了环保风险防控能力。先后开展了“无泄漏工厂”及“清洁文明企业”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做到了现场清洁无杂物、设备完好无缺陷、管道阀门无泄漏、围堰管沟无积水、制度规定执行到位、台账记录真实齐全、环措项目有序推进,生产现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大力改造:从减排到提标的升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下,山焦明确提出“安全是底线、环保是红线”的口号,积极落实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通过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及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使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
近年来,该公司共建设了214台(套)环保设施,对减少污染物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2014年以来,投资约2.5亿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环保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和污染治理项目,包括三个回收系统煤气精脱硫改造、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焦炉地面除尘站升级改造等提标改造工程及焦油渣配煤设备升级改造、生产区域清污分流改造等50余项污染治理项目。通过提标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焦炉跑烟冒火及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其中投资5000余万元的三个回收系统煤气精脱硫升级改造项目,使得焦炉煤气H2S含量由200mg/m3降至20mg/m3以下,大大减少了SO2排放量。投资约9000万元的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项目每年可节约新鲜水200万吨,吨焦排水量降至历史最低。
在实施技术改造的同时,该公司狠抓环境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对重点区域、重要设施进行严格排查,对环保设备易老化、更新频繁的零部件进行重点检查维护,消除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污染问题。2014年对各厂生产装置区污水及雨水系统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方面的隐患进行了重点排查,并通过了省、市环保部门的检查验收。开展生产区域地埋管线大范围排查,对腐蚀严重存在隐患的地埋废水管道改走架空管线;对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沿途窨井挖开检查,重新浇筑,确保从源头上清除地下环境污染隐患。(辛宇卉)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