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热源点:万事俱备 供暖大幕即将开启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卢凯 李静)供暖进入倒计时,热源点准备得怎么样了?11月10日,记者实地探访临汾热电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供热准备一切就绪,即将给千家万户注入“暖流”。
维护人员正在检查设备
临汾热电有限公司是临汾市集中供热三大热源点之一2014年11月15日,他们迎来了第一个供暖季,当季承担着临汾老城区和南城区域共计700万平米的供热任务。新的供暖季到来,他们又承担起同蒲铁路以东的300余万平米的供热任务。
刚走进该公司热网站,就听到热网补水泵发出的轰鸣声。维护工人们严阵以待,认真地检查着每一颗螺丝,查看仪表是否显示正常。该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宏光说:在日常保养、定期试运的基础上,供热首站从9月份开始进行设备检修、试运工作,从设备系统上保障安全可靠供热。现在,维护工人正在进行供暖前的隐患排查。”
“供热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我们不能让市民寒心。供暖前夕,我们对上一供热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决,对除污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加装了旁路,并实施热网站设备专项检查。”王宏光说,他们提早入手,全面检查清理了进出水口除污器内部和润滑油滤网,精细调整了除污器刮板间隙,并对热网疏水泵及其出入口阀门进行了解体检修,更换了热网循环泵和热网疏水泵的润滑油。在确保供热设备健康的同时,增强了供热系统的严密性,为热网系统安全投运提供了保障。
当天,该公司接到了市热力公司发出的指令,按要求进 行5200吨/时满流量实验。因此,集中控制室里一片忙碌,运行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屏幕,观察各项设备的运行情况,不时使用对讲机沟通或发布指令。眼前的忙碌,对这些工作人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他们期盼着,汩汩暖流汇入千家万户,带给人们温暖舒适的环境,同时收获市民的好评。
“到了供热期,可能会遇上各种突发状况。”王宏光表示,这才是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候。为了圆满完成新一季的供暖任务,公司制定了供热设备的检修等校验、调试工作,做好和供热相对方贯通时的对接方案,适时实施。并且,加强应急管理,完善极端天气和机组非停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落实抢修人员、备品备件和材料、技术方案,加强应急模拟演练,确保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福利巷小区:期待暖流如期而至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梁娟 弓佩玉)随着供暖季的临近,福利巷小区的居民们期盼正常供暖的心情也愈加迫切。去年的供暖首日,福利巷小区的多数住户家中都出现了供暖不正常的现象,今年会不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呢?
11月8日中午,福利巷小区28号楼2单元的周老先生穿着棉袄,捂着帽子在家看电视。“记得前年暖气烧得特别好,手都不敢往暖气片上放,非常烫手。可去年不知怎么了,供暖之初的第一个星期家里都没有暖气,后来才慢慢变暖和。但始终还是没有以前温度高,我希望今年能保证正常供暖,别让我们这些老人再受冻。”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多位住户,了解到他们家中的室温大多为14℃、15℃。住户们都表示希望可以正常供暖,温度有所保障。“我看了楼下的注水通知,在实施注水打压工作期间,我家未发现异常情况,希望今年暖气能够如期而至,不要像去年那样让人寒了身又寒了心。”一位住户如是说。遗憾的是,记者此次走访并没有联系到该小区物业的相关人员。
太茅小区:“冰火”事件别再上演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梁娟)去年集中供暖开始后,家住太茅小区的王先生家还是像冰窖一样,供暖前两日家中没有一丝暖意,小区供暖“冰火两重天”的事件让住户们仍心有余悸。当下已进入供暖倒计时,记者来到该小区了解今年供暖前期的情况。
11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王先生家时,他正穿着保暖加外套不停地搓手。这两天降温了,进门后连衣服都不敢脱,刚倒的热水还没来得及喝就凉了,晚上盖的是最厚的棉被。”王先生说,气温下降,冬日来临,他和邻居们期盼正常供暖的心情也愈加迫切。
记者又来到该小区其他住户家,发现家中温度均在13℃、14℃,居民们都希望去年“冰火”事件别再发生。“去年供暖前两日我家就有了暖气,暖气片摸上去温温的,但总比其他单元的住户家强,没有正常供暖太遭罪了。”1号楼1单元的一位住户说。
为何同在一个小区,供暖却出现了“冰火”现象?随后,记者致电热力公司了解情况。“如果家里没有暖气,首先要给家中最高位置的排气阀以及所有暖气片排气,然后再把单元顶层和每层楼梯间的暖气管排气阀打开排气。如果仍然没有通暖的话应及时向热力公司反映情况,公司会派维修人员上门检查,为住户们解决冷暖问题。”热力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集中供暖的前几天属于调试阶段,如果家中的供暖出现了问题,要第一时间向物业部门或者热力公司反映。
东关新村:希望明年通大暖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静 杨杰)眼看又到一年供暖季,家住钢城路北五巷的魏女士却丝毫没有温暖来临的喜悦,因为今年她家依旧没有通上大暖。
魏女士的家位于钢城路,与去年大暖改造刚完工的钢城小区仅一条马路之隔。她告诉记者:去年大暖改造时,本以为我们这边也能改造,还想着终于可以告别烧锅炉取暖的日子了,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暖改造只是在马路对面进行,我们这边的住户就算是想改造,目前也没有办法改。”魏女士说,他们这些没有大暖的住户,早在11月初就已经开始烧锅炉取暖。
魏女士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烧锅炉。“我们现在烧的是烟煤,虽然政府不允许烧,但是一吨烟煤要比干炭便宜二三百元钱,一个冬天就能省将近一千元钱。自己烧锅炉取暖,每年冬天仅买煤一项就要花费三千多元,如果是大暖的话,按一平米3.5元的标准收费,我家也就不到两千元钱。”魏女士如是说。
每到冬天,院子里都会被一片灰蒙蒙所笼罩,进一趟锅炉房浑身上下就会落满灰尘。每天锅炉烧一个小时之后,家里才能感到一丝温暖。魏女士表示:希望早日告别烧锅炉的日子,哪怕是多交点钱也毫无怨言。”
像魏女士一样靠锅炉取暖的住户在钢城路不在少数。有些住户为了取暖,但又不方便烧锅炉,只能在屋里生个小铁炉烧干炭取暖。但那样做,安全系数急剧下降。在魏女士的印象中,这一带因冬天取暖导致煤气中毒的事件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我们这边有一家住户,一直以来靠小铁炉取暖,去年冬天因为使用不当,他的女儿煤气中毒去世了。”说话间,魏女士也难掩几分悲伤和后怕。
“希望我们这里能尽快通上大暖,告别烧锅炉和小铁炉取暖的日子。真的希望下个寒冬能不再寒冷!”魏女士道出了大部分自行取暖人的心声。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