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菜成新宠 过敏体质须慎食
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在我市部分菜市场、超市及街头巷尾均可见到各类野菜,尽管售价比往年高,但仍有很多市民买来尝鲜。
4月7日,在科委巷菜市场附近,一销售苜蓿的商户称,现在城区的苜蓿已经不多见了,而城区周边村子的苜蓿等野菜刚刚冒芽就被附近的村民采光了,目前她销售的苜蓿是蔬菜种植户专门送来的,售价为8元/公斤。白蒿售价为28元/公斤,蒲公英售价为一袋2至3元。
走进财神楼菜市场,记者看到四五个人正出售苜蓿、榆钱、蒲公英、白蒿等野菜。其中一个卖家告诉记者,野菜已经卖了不少,虽然今年野菜价格比去年高了一些,但市民为了尝鲜,还是会“埋单”的。由于今年天气较旱,地里的野菜还没长起来,因此价格有所上涨,尤其白蒿贵了很多,这是因为没有农户种植,全靠田间野生。
对此,一些菜农介绍,野菜的销售从3月末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初。到了4月中旬,天气越来越暖,地里的野菜大量生长,价格就会比现在便宜。
平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野菜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食用。过敏体质的市民应谨慎食用野菜,轻者可导致面部、颈部及四肢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水泡、溃疡等。马齿苋、槐花等均属光感性植物,易引起皮炎。此外,在烹调过程中也应做到现采现吃,高温焯水后放入凉水浸泡,避免生食和放置过夜,否则营养物质流失严重,亚硝酸盐含量也会过高,如食用后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刻停止食用,保存剩余食物样本并及时就医处置。
记者 郭秀婷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