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十五里垣建设特色乡村旅游园区
从甘肃中川移来的百年牡丹
授完粉的花蕊采摘回来便是回味无穷的牡丹茶
临汾新闻网讯 巍峨的霍山脚下,一条通行南北的数千年“官道”贯穿洪洞十五里垣,这里就是我市最大的“牡丹园”。5月11日,记者走进十五里垣,感受牡丹的美丽。
据了解,2015年9月,山西帝尧牡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洪洞县十五里垣中川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产业包括牡丹的育苗育种、栽植、深加工和生态旅游等。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占有股份45%,帝尧牡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有股份55%。
甘肃省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在干旱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研究、濒危植物保护、抗旱植物树种研究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赵潜龙曾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唐菖蒲鲜切花》获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中国牡丹与芍药》获中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三等奖、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了解,今年4月底,洪洞县十五里垣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建设完成200立方米储水仓一座,建设投用80千瓦箱式变压器一台,已签订流转土地合同2479.9亩,包括赵城镇南沟、东沟、石滩、南义店四个村,其中育苗育种150亩,栽植油用牡丹254.55万株、观赏古牡丹5株、九大色系各类观赏牡丹26730株、观赏芍药5000株。
“一期工程大约2600余亩,二期工程完工后,牡丹园种植面积将达到6000余亩,三期工程主要是工厂与配套设施建设。”十五里垣中川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林才介绍。
与传统的观赏牡丹和药用牡丹不同,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木本油料作物,具备高产出、高含油率、高品质和易成活的特点,我国种植和推广的油用牡丹主要有“凤丹”和“紫斑”两大系列,紫斑”牡丹适宜生长于北方半干旱地区,凤丹”牡丹属江南种群,适宜生长于长江流域。
洪洞县十五里垣中川牡丹产业将依托油用牡丹示范基地,挖掘十五里垣人文元素,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建设特色旅游乡村,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百姓收入。
记者 王隰斌 张森辉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