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城金藏》回归广胜寺背后的故事——

洪洞万安镇段光荣曾捐12捆《赵城金藏》经卷

2016-06-27 10:26: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王记者,你写的‘国宝《赵城金藏》的传奇经历’怎么没有我妹妹家捐赠的那部分经卷?两大包袱呢,山西电视台还拍过电视。”洪洞万安镇西姚头村花甲老人姚七斤在电话中对记者提出质疑。听到这些,记者也纳闷,难道……

  本网2014年8月刊登了“国宝《赵城金藏》的传奇经历”一文,不久前,姚七斤老人对该文提出“保留意见”,而且,他说还有背后故事。

  6月上旬,记者专门拜访了姚七斤老人,他将记者领到洪洞历山脚下上舍村的妹妹家。

  “捐经卷应该是1983年,那一年刚好生下大儿子。”姚七斤的妹妹姚爱兰肯定地说。

  “那一年,我在永和搞修建,当时永和县党校的工程就要完工了。”姚七斤的妹夫段光荣回忆道,他接到电话说家里要拍电视,让他回家看看。于是,段光荣迅速赶回洪洞。当他面对摄像机镜头时才知道,自己和爷爷于1975年挖出的用红色包袱包裹的12捆经卷,已经让爸爸段北兰捐赠给了广胜寺。拍电视时只拿回家两包当背景。

  “电视拍摄人员不断地问爸爸,需要多少保管费用,爸爸果断地拒绝,要什么钱?是哪儿的就归哪儿。后来,广胜寺的大师给爸爸留下一张便条说‘拿着此条到广胜寺,有吃有住,不收门票。’爸爸今年已经83岁了,患有老年痴呆,已经无法与人交流。”段光荣说,后来才了解到,那位大师叫智宏。”

  “父亲翻经卷的场景历历在目,为配合拍摄电视节目,父亲将珍藏的佛像也摆了出来,节目播出10多天后,有一天早上起来发现,摆放在自家过庭的几尊佛像竟然全丢了。”段光荣说。

  段光荣介绍,经卷是1975年发现的,他家老院的三孔窑塌了一孔,正好是爷爷住的那一孔。那年月,缺少砖块儿,他和爷爷段云其就去拾砖,准备用旧砖盖房。当清理到坑下的一个小窑时,发现是一个洞口,他和爷爷就点着灯进了洞,发现该洞一直延伸到自家的东房下,里边整齐码放着红色包袱和散放的经卷。

  段光荣回忆,那年月正是反“牛鬼蛇神”的年月。爷爷心里害怕,几天后突然患病,四处求医诊治,也不见好转。于是,这些经卷一藏就是七八年。“父亲曾向一位友人倾诉过此事,在这位友人的引导下,将散落在家的12捆《赵城金藏》捐赠给了广胜寺,也可以说是物归原主了。”

  段光荣感慨地说:不知不觉已经30多年过去了,相信捐经卷那段历史,广胜寺忘不了,上舍村乡亲忘不了。”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