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区交通整治(之二)

2016-09-23 10:13: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限号令”取消后啥情况

  临汾新闻网讯 编者按

  历经近七个月的艰苦奋战,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已经进入收官阶段。施工期间,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市区部分路段施行单双号限行。悄然间,限号令”正在改变着市民的出行方式:开车出行的人少了,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的人多了;开车的人少了,选择自行车、电动车出行的人多了。为详细了解“限号令”施行后市民的出行方式和日常生活的变化,本报记者兵分几路用大数据、小细节,看影响。

  策划人 弓佩玉

取消“限号”市民出行趋理性

  眼下,随着“母亲街”美丽“面纱”的缓缓揭开,持续了近七个月的“限号令”也即将取消。“不再‘限号’了,你会继续每天开车吗?”、骑了半年多的自行车,你会把它撂到一边吗?”……日前,记者走上街头,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

  32岁的陆先生是市区一家传媒公司的工作人员。谈到即将取消的“限号令”,他不假思索地给出了自己的答复:继续坚持骑电动,能不开车就不开。”

  “我家住在锣鼓大桥的东侧,工作单位在解放西路。‘单双号’限行后,我就买了辆电动车,真是省时又便捷。”陆先生说,省去了绕行单行道路段的麻烦,省去了堵车“猛按喇叭”的焦躁,半年多的绿色出行已成为一种习惯。他表示,限号令”取消后,能不开车就不开,骑电动上下班,方便、环保又安全。

  和陆先生有所不同,面对“限号令”的即将取消,42岁的吴女士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定,开车、公交相结合。”

  吴女士家住市府小区家属院,工作单位在东城附近,限号这段日子里,除非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情,吴女士几乎不开车。她选择乘坐7路公交出行,直达单位门口。如今,母亲街”即将恢复通行,吴女士说,自己很想驾车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跑跑。同时,也希望继续成为“低碳出行”队伍中的一员。

  “遇到急事再开车,没事就坐公交车。”吴女士笑着说,限号令”取消后,这正是自己制定的“出行准则”。

  记者 成华

“限号令”为生活添惊喜

  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期间,为了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限号令”应运而生。在这一规定施行之初,开车族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民逐渐享受到了“限号令”为其生活带来的意外收获,不少市民为这一规定竖起了大拇指。

  给运动一个理由

  在限行以前,体重达200斤的市民林先生一出门就要开车,虽然想把健身计划提上日程,却迟迟下不了决心。“我家在五一东路,上班地点在五一西路与鼓楼南大街的十字口,其实这段距离不算很长,步行上班根本不成问题。趁着限号令,我每天都会强迫自己步行上下班。对我来说,走这一来回的运动量也着实不小,几个月下来明显感觉身体变好了。”林先生说,单双号限行仿佛给了他一个难以拒绝的运动理由。

  为孩子争取时间

  限号之前,家住向阳西路的赵先生每天都要开车接送孩子,提起往临汾市第一小学校行驶的经历,他痛苦地直摇头。“几乎天天都要堵车,少则20分钟,多则半个小时,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划行驶路线。紧接着做早饭、叫孩子起床、收拾出门,为了赶上8点前到校,整个早晨跟打仗一样,一刻也不能松懈。”

  “限号令”出台后,赵先生购买了一辆自行车接送孩子。相对开车而言,骑自行车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了,但几天下来,这“体力活”也让赵先生吃不消了。紧接着,赵先生又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送孩子只用10分钟,与开车相比,路上节省了大量时间。根本不用考虑线路问题,每天早晨的时间非常宽松,孩子也能多睡一会。限行取消后,只要天气好,骑摩托车出行还是首选。”

  让生活多了乐趣

  限行之初,很多市民购买自行车只是为了出行方便,没想到近七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骑行反而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市民徐女士坦言,骑自行车出行既低碳环保,又能缓解市区拥堵,最重要的是还能锻炼身体,可谓一举多得。我身边好几个人都是在限号之后购买了自行车,现在每逢周六、周日还相约外出骑行,结交了不少新朋友。”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市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出门必须开车。在限行期间,还有许多市民选择了多种公共出行方式支持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工程。眼看着鼓楼南北街就要竣工了,他们希望在“限号令”取消后,市区的拥堵状况能有所缓解,限号令”对市民出行方式的积极影响能持续下去。

  记者 弓佩玉

交通限行 改变我的出行方式

  交通管制,单双号限行,很多人最初感觉真不方便,然而,随着限行方案的严格实施,许多人选择坐公交或者骑电动车、自行车出行,还有很多人安步当车。那么,自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以来,城区的电动车与自行车的销量有何变化?9月20日,记者采访了几个商家。

  据赛克代理商张军介绍,从几个月的销量来看,平均下来变化不大,但是刚限行那段时间销量增长明显,增幅达两成以上。

  “崔克品牌进驻临汾市场七年了,以往每年销量达五六百辆,平均每个月四五十辆。鼓楼南北街改造以来,尤其是交通管制实施的第一个月,销量大幅度提高,以前一天只卖一两辆,那段时间一天能卖两三辆。”贾小强代理两个品牌的自行车,刚开始限行的那段时间,两个品牌的自行车销量都有所增加。

  美利达自行车专卖店的一位负责人说,以往一般情况下,店里一个月的销量在三四十辆左右,刚限行的那个月,销量增到七八十辆,之后几个月也有所增加,不过没有第一个月增长得快,渐趋平稳。他说,这很正常,该买的大多都买了,销量逐渐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交通限行半年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段时间的出行方式。苏先生说:几个月来,我从不习惯到喜欢,能不开车就不开车,路远了我就骑电动车,不怕堵车、不怕没有停车位、不怕贴罚单,还省钱,好处多多;路近了我就骑自行车,有时还步行,不仅锻炼了身体,在微信还经常有人给我点赞,这个出行方式我会坚持下去。”记者 韩晓芳

39万人次的增长 支持古城蜕变

    一条道路的改造,一个城市的变迁,刻录了一段新的历史。在鼓楼南北街蜕变的过程中,封路、限号、绕行、改线、拥堵在所难免,于是,乘坐公交出行成为许多市民的选择。据临汾公交公司的数据显示,1-8月份,市区公交的乘坐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9万人次。这不仅是个数字,更代表了广大市民对“母亲街”拓宽改造的大力支持。
    “自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以来,7路公交线路就开始绕行马站村了,一是线路绕远了,再者由于鼓楼东大街和解放路都变成单行道,所以在鼓楼西这块特别堵,一到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堵得更厉害。”7路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说,线路虽然变了,但乘坐公交的人却多了,大家都在为城市道路改造让路,值得点赞。
    从尧庙发往城北汽车站的23路公交线路改线较大,因为原先走的是鼓楼南北街直接到北城,但是现在鼓楼南北街全线封路,所以过往此条路的公交车全部改线。23路司机徐师傅说,鼓楼南北街是市内较为繁华的区域之一,所以线路的乘坐率一直比较高,本想改线后乘坐率会下滑,结果却恰恰相反。
    在临汾一中高中部附近等公交的刘女士说,她在解放路的一个大型商场上班,自从23路、21路改线后,她基本上每天都乘坐21路上下班;原先滨河西路只有一趟公交车,出行不太方便,她基本上都开车上班,自从21路改线后,她基本就不开车了。刘女士希望这条线路能一直保持开通。
    临汾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期间,沿途公交线路都进行了调整,由于部分路段先后进行了封路,所以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区的公交线路不断调整,有的市民对新调整的线路不熟悉,刚开始导致了客流的暂时下降,但是经过不断地宣传,让市民及时知道线路的变化情况,市区公交的乘坐率不断上升。1-8月份以来,市区公交的乘坐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9万人次。
    鼓楼南北街拓宽改造竣工后,临汾公交将恢复原先的线路,公交公司力争将所有线路的公交车全部换成零排放的纯电动公交车,希望市民能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的环保事业作贡献。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