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事情过去几天了,但每每想起,心中满是温暖。
12月15日一大早,笔者在路边等车时,突然听到扑腾一声响,回头一看,不远处一位老人和孩子从台阶上摔下来、跪倒在地,我赶忙走上前去扶,这时已有一位年轻男子放下了车子将摔倒在地的孩子扶了起来,我们想搀扶起跪在地上的老人,但老人家示意还得缓解一下疼痛。只见老人的右半侧脸有些青肿,好在腿脚并无大碍。我们拍去她身上的浮土,提议将她送回家去,但老人表示家中无人,孩子们都上班去了,她还要送孙子上学,我们提出给孩子们打个电话前来照顾,老人家摇了摇头,表示不需要。
这时,笔者叫的网约车也到了,在跟司机说明情况后,希望他能把祖孙二人送到孩子学校。看着老人身上的泥土,司机师傅二话没说,下车来把老人和孩子扶上车,将祖孙二人送至幼儿园。在确保老人身体无恙后,众人准备离开,临走时,老人家握着大家的手一一表示道谢,言语间充满感激。
这件原本叫人温暖的小事,就在笔者给一位朋友讲述时,仅仅说了开头,便被朋友打断,并反问道:你扶老人的时候旁边有监控?”顿时叫人语塞。
细细想来,当时在看到老人摔倒的一瞬间,脑海中并没有过多思考,出于人性本能的反应就是要上前将她扶起,因为此时的她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其实好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如若我们生活中都能少一点现实的顾虑和羁绊,多一点道德的自信与自省,就不会再有见到老人摔倒扶不扶,扶时要看有没有监控这样无聊的争论了。
正如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结尾的最后一句这样说道: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是啊,老人倒了可以扶起来,如若要是人心倒了、良知没了、信任丢了,可就再也扶不起来了。
卢婷
责任编辑:实习生卫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