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天,全程3333公里,停靠90站,输送往返旅客6580人/次。春运期间,他们的
——“ 尧之情 ”韩京车队K609/10次列车跟车记
编者按
又值春节“运动会”时间。
这颗躁动不安的心,那些望眼欲穿的客。
人在囧途,归心似箭;一票难求,梦萦魂牵。
你在他乡还好吗?回家之路还顺吧?从绿皮车到动车组,从挤大巴到自驾游,从“地对地”到“空对空”……一张看似寻常的春运车票,激唤着回家过年的甜蜜思绪,串联着老爸老妈的亲情归宿,直击着寤寐思归的心灵渴望,寄寓着家乡故土的永恒眷恋。同时,所有关乎春运的难忘记忆,统统折射出时代进步的缩影,勾勒出社会变迁的节奏。
2017,我们试图透过跨度30年之游子归途和奔流不息的春运专列这一全新视角和多元维度,为您立体展现陈述他、或他们的春运故事。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董枭) 春运来临,人们只关注扛着大包小包匆匆下火车回家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异地求学的学生,很少有人能看到在客流攒动的背后,列车员目送他们回家的背影。
大部分人都说,乘务员只是在车上坐着上班,而且工资又高,是一份让人羡慕的职业,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告别家人时的心酸和旅途奔波的劳累。
在运送旅客回家的同时,乘务员也有一个“家”,这个“家”就在往返的路上。
历时3天,全程3333公里,停靠90站,输送往返旅客6580人/次。
1月13日至15日,记者搭乘“尧之情”韩京车队K609/10次列车,全程感受春运伊始车队一组乘务员的点点滴滴。
无暇顾家 胜似有家
1月13日,春运第一天。
早6:30分,天刚蒙蒙亮,“尧之情”韩京车队K609/10次一组的乘务员早早地集合在出乘大厅,为春运第一天的出乘做最后准备。整装清点人数、出乘酒精测试、齐声引吭高歌、业务学习提问……到7:50分,紧张有序的出乘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8:30分,全体乘务员在简单用过早餐后,早早来到各自车厢。13号车厢列车员田鑫一上车,便来回拉了拉车门,上下翻了翻车门翻板,在确保没有故障后,又从头走到尾仔细查看了窗户、灭火器、电茶炉及车厢各个角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8:5分,各车厢列车员几乎和田鑫同时站到各自车厢的门口,等待旅客上车。5分钟后,站台上一小批旅客向13号车厢赶来。“大家不要急,排好队上车!”田鑫边组织旅客上车,边维持旅客秩序。
9:00整,列车开始缓缓驶出临汾车站,田鑫上车的第一件事便是检查车门锁闭情况,她先用手使劲儿拉了拉车门,再用六角钥匙复查了一遍,确保无误后,才将两边车门四个角上的“检”牌由红色变为绿色,并用对讲机汇报列车长刘东,“13号车厢,车门已锁闭,已检牌为绿色。”随后,她又回到车厢从头到尾巡视了一遍,是否有老幼病残孕旅客需要重点服务。
从出乘上车到列车启动,一系列工作流程做完后,田鑫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前来车厢巡视的刘东告诉记者:“你别看她笑容满面,其实她是我们组最有苦衷的队员,是双乘家庭,孩子和老人基本无暇照顾,她和所有队员一样,他们的家基本都在往返的路上。”田鑫两口子是“尧之情”韩京车队的乘务员,她老公在她下趟车出乘。在平常,他们出3天车,回来还能相聚两天,但在春运期间加开临客后,夫妻二人都要连续出乘9天,而且出乘期间,列车员的手机都要被没收,这就意味着他们每次要过9天的“闭关”生活。夫妻二人不能沟通,家里有事只能通过列车长的手机相互联系。
2016年7月底,太原客运段业务比武,田鑫在列车员工种排名第三,被提拔为后备列车长。作为一名后备列车长,即便在家短暂的休息期间,她随时都有替班出乘的可能。在这以后,顾家的机会就更少了。“心里最难受的时候就是周末,孩子好不容易双休见面,自己又要出乘,我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当妈妈的职责。”田鑫哽咽道。
每年春运,田鑫都把孩子送回灵石县老家,由老人照顾,今年也不例外。田鑫说,“没了孩子的牵挂,我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说实话,我也有回家过年的期盼,但来到这个岗位,就得守住车厢这个家。”在这组队员中,田鑫只是个特例,其实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家庭,春运期间,他们也面临着像田鑫一样的无奈,都希望回家过个团圆年,但为了运送更多人回家,他们都把车厢当成自己的家。
人称“通哥”的李建忠,是这组的值班员,也是一名党员。他家祖孙三代都是铁路职工,共同见证了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因平常涉猎书籍多,办事头脑灵活,才有了“通哥”这一名号。
每年春运是李建忠最忙最累的时候,作为一名值班员,既要保持车厢卫生,又要补票,还要组织乘客上下车,但他从不心烦气躁,时刻向乘客露出甜美的笑容。
“干我们这个工作的,亏欠家人太多,只希望家人多给予理解。”李建忠说,“虽然每年春节不能跟家人团聚,但能为运送旅客出一份力,自己觉得也是一种欣慰。”
病患途中 温情满满
“刘车!刘车!2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需马上救治!”1月13日22:31分,列车在太原站发车时,正在车厢巡视的列车长刘东突然听到对讲机传来急促的呼叫,便立刻前往2号车厢了解情况。
“病人什么情况,严不严重?”3分钟后,刘东出现在病人面前。
“病人腹部胀痛,疼痛难忍。”刘东在听取列车员乔仙花简短的汇报后,立即安排广播员发出广播,寻找医生赶到2号车厢。
事发当时,正在2号车厢交接班的列车员乔仙花和杨丽静听到车厢里有旅客病痛的呻吟,迅速寻声而去,发现14号中铺旅客汗流满面,腹部胀痛难忍。见状后,乔仙花立即使用对讲机向刘东汇报,同时与下铺旅客协调,将患病旅客对调铺位。在刘东到来之前,杨丽静也将一杯淡盐水送到该旅客手中。
在广播后的5分钟,2号车厢陆陆续续来了5名医生。经一位洪洞籍中医问诊和查体后,经综合分析,该旅客吃了凉食和不好消化的食品导致胃胀痛。医生从包里拿出几包姜糖茶交到该旅客手中,叮嘱她要按时服下。杨丽静从旅客手中抽出一包姜糖茶,跑到茶炉前用自己的杯子接了半杯温开水,将姜糖茶化开后,送至该旅客。
记者了解到,患病旅客叫吴银英,家住稷山县稷峰镇太杜村,此次由稷山站上车去北京是陪同在京务工的丈夫过春节,因上车前吃了难以消化的韭菜馅饺子,在车上又吃了油腻的泡面,导致腹部胀痛。
十几分钟后,吴银英病情好转,感动的流出了泪水,她拉着刘东的手感动地说:“刚才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虽然这是在车上,但你们对我的照顾就如同家人般温暖。”在随后的旅程中,杨丽静将吴银英列入重点服务旅客,多次前往探视,一次一次将热水送到该吴银英手中,直至其安全下车。
列车员乔仙花和杨丽静不但是该列车班组的一对“姐妹花”,还是工作中的“黄金搭档”。每次她俩交接班时,交接本上都清楚的记录着几号车几号铺位有老人、小孩、病人等重点服务对象。除此之外,交接本上还详细记录着沿途有多少站,每个站都下几个人,基本做到了站站有数。每次列车停靠到站时,乔仙花和杨丽静都会清点下车旅客人数,防止旅客越站或下错站。
对于这些细致的工作,乔仙花深有感触,“我们俩不是春运才这么做的,平时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列车上那些便民措施不光要放在显眼的位置,还要牢记心中,表现在行动上,这个家的完美需要我们全体班组人员共同支撑。”
严卡细节 把控全局
1月14日23:10分,北京站开始向返回的K609次列车的旅客放行。滚滚人流不断挤向各个车厢,此刻,春运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客流才在这里稍显出来。
面对行动匆匆的客流,乘警乔兴家和其他两名安全员早早地混迹其中,从中审察可疑人员,同时随时注意每个车厢门口,哪儿人多往哪边走,有序组织旅客排队上车,防止小偷、扒手趁拥挤时行窃。
20分钟后,13号车厢的风挡口挤满了人,硬座上早已座无虚席,行李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参差不齐的包裹,过道上站立的人群中夹杂着横亘在地面上的包裹,让人寸步难行。值班员田宏强挤过人群,先用抹布铺在硬座上,两只脚踩在上面,双手用力调整外延出行李架的包裹。田宏强说,“别看现在没事儿,一会儿列车启动,外延出行李架的包裹在晃动的车厢里很容易松动,掉下来砸到旅客身上可不是件小事。”23:57分,列车缓缓驶出北京站,旅客的情绪也逐渐稳定。副列车长曹伟昌开始组织乘警、安全员以及各个车厢的列车员进行“三品”检查、检票、去向登记等工作。十几分钟后,曹伟昌对讲机的声音此起彼伏。“15号车厢验票完毕,没有异常。”“17号车厢‘三品’检查完毕,未发现异常”……1月15日凌晨1:10分,记者在13号车厢列车长办公席了解到,北京站共上车1397人,超出定员198人。曹伟昌说:“这个数字还不算多,等过了正月初五以后,这趟车北上的人那才叫多。”虽说北京站上车人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曹伟昌的心里始终不能踏实,“田宏强,请报北京至介休区间的上下车旅客人数?”此时,曹伟昌时刻关注下站区间的上下旅客人数,以便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早上7:00,刘东接班后,先后听取了阳泉北到太原段检查工作组的意见以及接受石家庄北到临汾区间消防大队检查中存在的不足;40分钟后,刘东在换流较大的太原站,对旅客进行了全方位的组织和疏导;开车后,他又组织休班乘务员对全车进行了“三品”突击检查……整整一早上,刘东穿梭于各个车厢,协调各种各样的事情。
10:0分,刘东才在餐车边就着豆腐乳啃馒头,边听对讲机里各车厢的动态。刘东说,“春运期间,安全是首要,只有抓住这个细节,其他服务于旅客的目标才好实现。”“终点站韩城车站马上就要到了,请大家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车!”15:20分,15号车厢的列车员柏元增报站后,车厢内的旅客几乎全部站了起来,收拾各自的行李,迫不及待地向车门口走去。柏元增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守到车门口。8分钟后,列车终于到达韩城车站。车停稳后,柏元增用他那把专用钥匙拧动门锁,用手拉开,随即打开车门翻板,先一步下车,顺手接过紧随其后旅客的行李箱,这样的动作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名旅客安全下车。
此刻,刘东并没有给大家放松的机会,而是组织全体乘务人员到车厢开总结会,对出乘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点评。作为“家长”的刘东不断推动着“家风”建设,“这也是我们班组工作的一个亮点,只有严卡工作细节,才能对全局进行把控。”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