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罪犯登记簿”现临汾

2017-02-08 22:19: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市民孙师傅收藏到解放前的一本“罪犯登记簿”,让他激动和意外的是,这本登记簿记录的是解放前“临汾看守所”留下的珍贵资料。

  孙师傅爱好读书,闲暇时喜欢在古玩市场“淘宝”。前不久,他又去古玩市场闲逛,便发现了这本登记簿,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收入囊中。该登记簿保存完好,纸张为麻纸,长19厘米,宽13厘米,由细绳从封面左侧打眼装订。封面正中的上侧横写着“临汾看守所”6个字,正中竖写着“罪犯登记簿”,右下角竖写着“一九四七年”。

  “罪犯登记簿”中对每个人的记录内容有10余项,分为“编号”姓名”年龄”籍贯”“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参加过什么党派与团体”逮捕原因”何时何机关送来”怎样处理”付记”备考”等。“罪犯”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固定格式,为“人X口,地X亩,房X间,牲畜X头”等。以编号939的“罪犯”刘某进为例,33岁”王村人”人三口,地42亩,房三间,牛一头”。

  登记簿上的罪名有“特务”“通敌”残害农干”一般嫌疑”“便衣”杀害”强奸”特嫌”“谋害”顽便衣”顽情报员”“逃跑斗争对象”大俘虏”等。

  根据记录,当时的“罪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人文化程度记录处空缺,有记录的为“小学一二年”小学三年”小学三四年”粗通文字”初校”“小学”等,也有“高校毕业”等记录。其中编号为102的“吴某德”毕业于“第六中校”,有“高校任过教员,小校任过教员,任过高校长”等记录,备考”中有“介绍河西二百教员参加过同志会”等内容。58岁的“张某皇”,为“前清师范建义科”,基本情况中有“出学任诗学教员,后在长治干过内伙食账,在壶关做过生意,任过村长,干过公产委员”。

  孙师傅收藏的这本“罪犯登记簿”,引起了朋友圈的关注,在朋友的要求下,他借给大家复印,只为让历史更好地保存,为更多关注历史的人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这本‘罪犯登记簿’具有时代特点。”孙师傅介绍,70年过去了,这些珍贵的资料得以幸存,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帮助,对研究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