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美观大方 内容详实条理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张春茂 )近日,市民郭师傅从古玩市场淘到一本半个世纪前的备课本,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是,这一备课本从装订、封面设计到内容全部是手工制作。
郭师傅收藏的这一备课本呈长方形,长约20厘米,宽约25厘米,左侧由五个订书针装订。纸张为白色,四周裁剪痕迹明显。
封面正中为红、绿、黄三颜色绘制的图案,看似简单,但美观大方。封面图案以黄色卷式丝带作背景,一段承卷轴式,一段系有一绿色树枝。黄色背景丝带上写有3个大字“备课本”,右侧分上下两行写着“初级班”1963.3.5”。从封面可以确定这是1963年3月5日绘制的“初级班”的“备课本”。
翻开第一页,可以看到备课内容为两篇课文。文字用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晰工整,每篇课文的备课内容均在手工绘制的表格当中,分为“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步骤”四部分。教学步骤”所占篇幅较大,分为“A、B、C、D”四个小部分。
在《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一文的“教学步骤”中有“组织教学;叙述课文,范读课文,生字教学;讲解课文,领读课文;布置作业”。后边的备课格式与第一页大多相同。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这本50多年前的备课本可以看出,备课老师特别认真负责。现在,随着社会发展,教学设备不断改进,但是备课依然重要,而这种没有条件创作条件,想方设法认真教学的态度依然值得我们学习。”我市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李海峰老师说,这本备课本有时代的印迹,见证着那个时代语文教学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发展研究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