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挂牌上岗,群众有什么事、找什么人,只要看看牌子就清清楚楚”;“年检审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我们推出人像认证识别系统,自助年检的方式让老年人办理年检审核轻轻松松”;“把服务网点拓展到乡村一级,实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谈起工作,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向明如数家珍。但他的话语中,聚焦更多的还是提升服务的种种措施。
这一项项有力措施,不仅是一项项实打实的成绩,更为关键的是,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了更加温馨、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参保对象“舒心、省心、贴心”。
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担负着全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基金征缴、安全运营和管理给付工作。近年来,他们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探索出“养老保障+敬老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新的服务形式和载体,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更树立了政府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办事:便利舒心
走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的服务窗口,立刻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每一个窗口都配置了LED显示屏幕,屏幕上的内容不断动态滚动着,上面不仅有窗口号码,还有该窗口的服务内容、范围等信息。
刘向明说:“就是要让办事群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此外,工作人员全部挂牌,仪表整洁、语言文明、态度诚恳,温馨的环境和暖心的态度,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认可。
该中心不断推行政务公开、优化办事程序、简化相关流程,不论是窗口摆放的《办事指南》还是墙上的宣传版面,都清晰地标明了办事程序和流程图,切实方便了办事群众。
他们不断探索,借力“新媒体”,通过中心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让信息服务触手可及。自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已推送消息96次共256条,629人关注,阅读量达到12802次。
一项项服务、一个个细节,为前来办理事务的离退休老同志得到了便利、舒心的办事体验,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发展。
年检:轻松省心
对离退休人员进行年检审核,是任何一个养老管理部门的基础性工作,目的是为了防止虚报冒领养老金的情况发生。但部分离退休人员认为年检就是“验生死”,存在抵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以人为本,创造性、人性化地推出了“大厅年检服务套餐”:一是邀请医院的专业医师为参加年检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常规体检,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二是邀请养老金代发行的工作人员为参保对象现场解答相关问题——“年检服务套餐”的推出,将年检工作转变为与离退休老干部“心贴心”交流服务的过程。
对于行动不便和卧病在床的老人,中心通过工作人员上门入户提供年检服务。
近年来,他们赴运城、侯马、襄汾、洪洞……累计上门年检服务650人次以上。
对于异地生活,不便到业务大厅现场年检的人员,则采取网上QQ视频的方式办理年检,让信息“跑腿”,免去了老人的奔波之苦。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该中心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推出了年检专用的人像认证识别系统,24小时提供自助年检认证服务。离退休人员利用手机或电脑,随时“刷脸”就能轻松年检,中心还设立了服务电话,指导如何操作。该系统自去年投入使用之后,已经实现自助年检服务2032人次。
服务:方便贴心
“作为基层服务窗口单位,服务就是我们的宗旨。”刘向明说。
在抓好养老保险经办工作的同时,该中心从点滴做起,积极创新敬老、爱老、助老的方式方法,在服务保障“老有所养”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实现离退休人员的老有所乐。
每年的中秋、春节等传统节假日,他们都要对退休老干部进行家访,送去春联、“福”字,开展互动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他们与竹林大药房合作,开展了“爱心小药箱”服务,在中心参保的离退休人员可以进行过期药换购和享受购药8.5折优惠,用实际行动关心老年人生活。
在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方便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该中心选取了营业网点密集的尧都区农商银行作为合作银行,并协调银行在业务办理比较集中的网点开辟了敬老专柜、敬老专座以及老干部活动休息区,使人性化服务更加具体和细致。针对过去养老金领取点只到乡镇一级,不便领取的问题,为了打通养老保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该中心积极与银行协商,依托ATM自助存取款机、便民店或专设代办点将服务网点拓宽到乡村一级,最大限度地为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提供方便。
该中心在管理服务上的积极探索和用心服务,越来越多地赢得了群众的认同和赞许,真正实现了社保机构和参保对象的“互利共赢”。截至去年年底,该中心基金征缴工作连续12年全省第一。
骄人的成绩、优质的服务,让该中心收获了荣誉和肯定:该中心连续11年被市文明委评为“文明和谐单位”,2013年被省老龄委授予“敬老文明号”,2016年被人社部授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柴云祥)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