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卫雪梅:用母爱迎接小天使

2017-03-07 22:23: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3月5日下午,市妇幼保健医院。

  按照约定,记者在3时30分准时到达妇产科,拨通卫雪梅主任的手机时,她不好意思地表示正在做手术,请稍等一下。3时50分许,她终于来了,身着白大褂,戴着蓝色的帽子,大眼睛,笑容爽朗。与记者握过手后,她谦逊而简洁地说:“这个年龄真的不需要宣传什么,只需要干自己热爱的工作,为他人、为社会做些事情,这已经很快乐了。”卫雪梅曾先后在市肿瘤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工作,高超的医术有口皆碑。在市肿瘤医院妇科,她做了首例肿瘤切除手术;在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她第一个引进剖腹产刀口横切术;在妇幼保健院,又是她第一个开展了腔镜微创手术新技术。她也是目前我市妇科领域运用先进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成功治疗病人最多的医生。

  采访刚进行了10分钟,一位女患者在丈夫的陪伴下走进了办公室。“你感觉怎么样了?”卫雪梅关切地问道。患者带着痛苦的神色,低声说:“肚子疼得很厉害,身上一点劲儿都没有。”“没关系的,你的手术很成功,回家好好休息,注意不要吃凉东西、碰凉水,一个多月后再来复查。”患者的丈夫又问了几个问题,在得到答复后,小夫妻放心地走了。

  原来,这位年轻的患者在怀孕40天之后,妊娠忽然终止了。卫雪梅给她做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后,决定立即做流产手术。患者很害怕,卫雪梅告诉她,孩子已经不行了,如果不做手术,就会危及她的生命。和记者见面时她刚做完这例手术。

  卫雪梅讲起了她每天的工作。从事妇产科工作30多年来,每天早上7点坐公交车来到医院,晚上一般七八点后才回到家,手机24小时开机。一般情况下,一天有3至4个手术,多的时候达到十几个手术。记忆中很少有休息日,只要医院有事,她打个出租就过来了。由于她业务过硬、热忱待人,许多患者和她成了朋友。本院的职工,只要遇到妇产科问题,大小手术都找她做。其实有些手术其他医生完全可以胜任,但是没办法,大家信任她,觉得让她做心里安全。对此,卫雪梅很能理解,一个手术,对于医生来说,只是众多手术中的百分之一;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却关系到百分之百的生命。有的患者病好了要请她吃饭,她婉言拒绝了。她说,吃饭对她而言真的是耽误时间、耗费精力,她只想吃一碗面,然后倒下来好好睡个觉,这就足矣!能够守护着女性的健康,迎接每一个小生命的降生,为未来人口的身体质量把好第一关,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不过,在卫雪梅的记忆中,也有一件事让她终生愧疚。父亲得了重度脑血栓,后来发展成大面积脑梗,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又在家呆了两个月。前后四个月的时间,她愣是没有请假,没有陪伴父亲走过生命最后的一程。父亲下葬的第二天,她又坚定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每次想到这些,她就忍不住落泪,只有把这份遗憾转化成大爱,为更多女性朋友的健康尽绵薄之力,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正在聊着,又一个电话响起,听筒里传来急切的声音:“患者胎盘低,孩子还未出生,出血就已经很严重了,怎么办?”卫雪梅斩钉截铁地说:“那就赶紧做手术,如果不做,不但孩子保不住,大人的生命也有危险!”放下电话,她拿起刚刚脱下的白大褂,向手术室跑去。

  下午4时28分。卫雪梅又穿上了手术衣和另外一名医生进入了手术室。一位年轻的产妇躺在产床上,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卫雪梅拉着她的手,轻声安慰道:“不要怕,这个过程很快,忍耐一下就好了!”在一切就绪之后,卫雪梅和另外一位医生开始给患者做剖腹产手术。她神情专注、技艺娴熟,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婴儿降生了,传来了清脆的啼哭声。一位护士将婴儿抱到一旁后,卫雪梅接着为产妇做缝合工作,她安慰产妇:孩子出来了,母子平安,再坚持一下。整个过程大约进行了40分钟。5时15分,当患者被推向病房的时候,家属高兴地围上来,一再向医护人员道谢。卫雪梅平静地叮嘱他们要做好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回到办公室,稍做休息为下一个手术做准备。

  从医30年来,卫雪梅始终坚守在妇产科工作的第一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市“三八”红旗手。对于同仁和患者的肯定,她平静地说:“只要乐于学习钻研,有一颗爱岗敬业之心,把患者看做是自己的亲人和姐妹,手术就没有做不好的!”记者郭璞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