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如今,网购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小到瓜子糖茶、服装百货等日用品,大到家具、摩托、汽车等大物件,网购群体的快速增长让电商风生水起。但电商火热的背后,各种问题也衍生而出,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夸大宣传、退(换)货困难……部分电商的不诚信行为让网购者大为烦恼,网络购物已成消费维权热点。
市民韩先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网购迷,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快递。“网购早已成为习惯了,平时懒得上街,无聊时就会浏览购物网站,需要的、不需要的买了一大堆,其中也遇到很多不满意的商品,在申请退货后,很多卖家都会迅速办理,但也有收到退货却不退款的电商,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不久前,韩先生看到一件售价为68元的衬衫,与商家沟通后就拍了一件,哪知道实物和网络图片根本不符,于是他又申请退款退货。可是,卖家收到货后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退款也不换货,无奈韩先生只能给卖家一个差评。
对于网购,市民刘先生可是伤心不已。他表示,以后网购可要擦亮眼睛,再也不去不正规的网站了。
“春节前看到一双心仪的运动鞋打折,原价758元,现价299元,就拍了下来。没想到最后这双鞋却花了1200元,比原价还高。”刘先生介绍,运动鞋收到了,款式没问题,可鞋面有一处不明显的染色,因为影响不大,刘先生就没在意,两天后,他却收到了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
收到鞋后的第三天,刘先生发现手机上有十多条信息,其中一条信息显示,他专门用于网购的支付宝上的1000多元的余额,只剩下7元。刘先生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妻子又网购了,结果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来,收到鞋的第二天,刘先生的妻子王女士接到这双运动鞋“卖家”的电话,店家表示,由于工作失误,他们把残次品发了出来,让王女士给他一个好评,然后加他的微信,给王女士转账99元来弥补损失。王女士一听还有这好事,没有多想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给王女士发来了一个二维码,让她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退款操作,几分钟后王女士果真收到了对方99元的“补偿款”,但是刘先生的支付宝却因此“被”支付了1000元。随后,刘先生赶紧联系该卖家,却发现这家网站并不是常用的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客服根本无从联系,过了几天后,干脆连网页也打不开了。
赵先生经营着一家网店,他表示,好的口碑是网店的生命线,市民网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要查看商铺的信誉度,最好不要用网站以外的通讯工具联络,不管是购物还是退换货,一定要走正规程序,还应注意保存聊天记录,切勿贪图小便宜,否则就会掉进骗子的陷阱。
记者苏亚兵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