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质监:当运输槽车发生卸气“险情”后......

2017-06-12 09:26: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市质监局组织应急演练活动侧记

  临汾新闻网讯 6月8日上午10时许,位于市区108国道贾得路段的贾得加气站内,一辆压缩天然气运输槽车缓缓驶入加气站,正进入卸气时,“险情”发生了:由于卸气桩的软管破损,天然气大量泄漏……

  这是市质监局组织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现场。随着“险情”的出现,演练正式开始。

演练现场

  加气站巡检员听到燃气探头报警后立即到达现场,发现软管漏气,赶忙用对讲机通知现场指挥卸气柱卸气软管漏气情况。现场指挥接到通知后立即下达命令:“停止卸气作业、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各就位组织抢险救援。”只见抢险组人员迅速佩戴呼吸机前往卸气柱停止卸气作业;控制组人员立即停止压缩机,关闭卸气柱电源;警戒组人员在进出站口拉起警戒线、设立警戒区,将加气站区域内的无关人员引导至站外的安全地带;通讯组人员将情况上报给119及公司值班室,通知公司维修组赶来救援。

  说时迟那时快,消防车也火速在第一时间赶往事发地点,了解情况后,对槽车进行了喷淋处理,避免泄漏天然气因高温或意外火源发生燃烧事故。在检测空气天然气浓度处于正常值后,抢险组及维修组人员开始更换破损软管。据悉。卸气柱软管是连接槽车和卸气柱的高压软管,在日常操作过程中由于经常拆卸、应力拉伸曲折,可能造成局部的破损或鼓包,从而易发生破损泄漏事故。软管更换完毕后,工作人员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同时将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这边卸气软管发生泄漏的险情刚刚处理完毕,另一边的6号加气站,加气员正在按照规程操作加气,突然,一辆等待加气的车辆由于线路老化引起自燃。

  加气员发现火情后,大声指出起火点并通知站长。警戒疏散组快速有序地将站内无关人员进行疏导,在进出站口拉起警戒线,并采取了停机、停气、停电的“三停原则”,关闭各设备电源,切断卸气柱、储气井气源。通讯人员迅速向公司汇报并拨打119、120等救援电话;应急抢险人员快速关闭加气机紧急切断阀,同时拿起就近的灭火器赶往起火点进行扑救。待火焰扑灭后,用灭火毯覆盖在着火点上,防止起火点再次复燃,并将事故车辆推出站外至安全区域,抢险组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同时与维修组共同对现场设备进行逐一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无隐患,为恢复站场生产做好准备。

  这两起险情叫在场的人胆战心惊,好在这只是一次安全演习,是市质监部门为了加强各加气站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天然气加气站为易燃易爆场所,属于重点防火单位,对加气站的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严密防范、从严管理,要把安全管理的切入点放在防范泄漏及起火上。演练总指挥说:“本次演练旨在检验事故抢险人员在重大突发事故、事件中控制与管理能力,以及是否对事故的危害性有足够的了解,使站场人员能够高度注重安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把安全工作做好,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同时加强日常训练,一旦发生事故,能按照程序及时处理。”

  市质监局局长徐新荣说:“今年6月份是第16个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面对目前依然严峻的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市质监局在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度的同时,为了妥善应对突发事故,提高企业的应急能力和员工的应急实战水平,组织了这次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组织公众参与应急演练,让更多的人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企业员工和群众的安全感。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也应配备科学、先进的应急救援设备,提高自身的应急救援能力。”

  据悉,目前我市共有特种设备18858台件,车载气瓶5万余只,加气站33家,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成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因为使用不当造成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不断上升,为了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当行为造成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徐新荣在参观了山西压缩天然气集团临汾有限公司贾得加气站后指出,作为主体责任的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树立应急预案演练理念,夯实应急管理基础,落实、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完善应急知识的普及、宣传,让公众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应急知识;按期检查,主动排查隐患,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早处置,做到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记者 卢婷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