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张甜甜)“呀!我的伞飞了!”6月26日8时许,在市区水门街与贡院东街交叉路口,一位大约30岁的女士在马路中间将电动车停下,赶紧去捡地上的遮阳伞,汽车从她身边穿梭,场面危险。记者恰巧经过看见了这一幕。
遮阳伞怎么能飞了呢?这位姓张的女士使用的是燕尾形状的遮阳伞,安装上后才发现,伞尾后扬达不到遮阳的效果。于是,她把伞把锯掉了一截,降低伞的高度,导致伞尾摆来摆去,前边固定伞把的两个旋转螺丝还掉了一颗,导致遮阳伞更不稳定,车速过快伞就飞了。
幸好,遮阳伞飞出去没有碰到人,但是着实吓了张女士一跳。“那个固定的螺丝早就掉了,但一直没有再装,才导致遮阳伞飞落,幸亏当时路上没有行人,否则伞把飞出去戳到别人,真是不敢想象。”张女士心有余悸地说。
当记者问张女士是否知道这种遮阳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时,张女士回应:去年这种遮阳伞出事的新闻我也看了,但一直存有侥幸心理,觉得花钱买下了不用挺浪费,没想到今天就发生了这么惊恐的一幕,以后再也不用了。”记者在市区几条主干道上观察到,有一部分人使用燕尾形的遮阳伞,还有的使用像拱桥一样的遮阳棚,但无论是哪种遮阳伞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张女士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市民不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遮阳伞,不要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