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高温下的“挥汗使者”向你们致敬!

2017-07-11 22:14: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策划语    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些人纷纷躲进空调房“避暑”。然而,仍有许多人头顶烈日、脚踏热浪,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或为城市建设甘于挥洒汗水,或为服务百姓送去一份清凉。这些在高温中默默付出的人,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挥汗使者”,他们是炎炎夏日中最值得尊敬的人。为此,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走上街头,探访各行各业的“挥汗使者”。同时,本报记者也积极加入到“挥汗使者”的队伍中,通过市场调查,为市民送上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

    策划人 杨全


“烧烤模式”将持续

    受高空暖脊影响,从7月8日开始,我市大部分县(市、区)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闷热天气,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了37℃,其中永和、大宁最高气温超过39℃。预计这种高温闷热天气将持续到20日左右。

    山西省首席预报员、市气象台台长戴有学介绍,这次高温闷热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我市的旱情,导致市区臭氧浓度偏高,加大供水供电供气负荷,对户外作业和市民外出造成一定影响,提醒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目前,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将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12121语音电话、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APP等方式及时把气象信息传送给群众。

    未来短期预报如下:12日白天:晴间多云,大部分县(市、区)有35℃以上,部分县(市、区)有37℃以上的高温天气,市区温度:26~38℃。12日夜间到13日白天:晴间多云,大部分县(市、区)有35℃以上,部分县(市、区)有37℃以上高温天气,市区温度:25~38℃。

    气象专家提示,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记者 郝海军



修补路面保畅通

    7月10日上午,记者在309国道临汾市区过境线上跨高速公路桥上看到,市通达圣养护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补坑维护作业。

    “这座上跨桥的西下坡面有一块下陷路面,我们要进行补坑维护作业,确保道路畅通无阻。”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此处上跨桥是309国道临汾市区过境线上的重要通道,必须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确保道路平整畅通。

    7月初,全市交通系统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对市区的公路设施整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相关单位对市区主次干道、桥梁和城市出入口路面进行一次全面维修,需补坑维护的要尽快维护,确保道路平整畅通。对公路沿线设施进行全面巡查,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完好无损,消除安全隐患。

    “我们巡查发现了此处的下陷路面,经过评估和规划,开始了正式作业。”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作业中,他们要先将下陷路面全部挖凿出来,然后再进行沥青灌浇,最后压实。

    记者在现场看到,十几名修路工人头戴草帽、身穿橙色安全服,紧张有序地进行挖凿清扫作业。“这会儿气温已经高达38度了,地面温度更高,我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喝了两瓶矿泉水,一会儿吃午饭休息时,得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修路工人高师傅表示,目前正处于雨季,各项公路养护工程必须赶在大雨到来前完成,虽然天气很热,但大家都没有怨言,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就是他们的职责。

    记者杨全


坚守岗位不退缩

    7月10日,我市最高气温达37℃,在这种高温天气下,为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交警们坚守岗位,维护交通秩序,服务人民群众。

    师大岗是市区繁华路段之一,该路口车流量、人流量较大,执勤的交警从早晨七点一直坚守到晚上七点。

    上午9时,坚守在这个岗位的南城大队一中队交警孟英豪,已经值守了近两个小时。此时虽然气温还未升高,但地表已冒出腾腾热气,他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嘴角的火疙瘩还未消下去,身上的警服和帽檐边缘能看出“汗的印记”,他早已习惯烈日的灼烤,镇定地指挥着来往车辆。

    “朋友说,我比两个月前黑多了。”在微信朋友圈里,微友把他们称为“焦警”。他说,执勤时,不但天气热,地面温度更高,每天下班回家脚底早已被汗水浸泡得发白。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只要交通秩序良好,每位交通参与者都能安全回家,他就心满意足了。

    采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天气炎热,交警仍是哨不离口、手势不停,遇到闯红灯、逆行的行人、车辆,立即上前劝导,但个别违反交规的市民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竟对交警恶言相对。面对一些市民的不理解,交警仍苦口婆心良言相劝。

    一个小时过去了,身上的警服已湿漉漉,还能看见一圈一圈的白碱。休息时分,当轮班交警摘下警帽,头发就跟洗过一样,不停地滴下汗珠;帽檐处皮肤的白皙与黝黑的脸庞,形成强烈对比。一名交警不歇气地连喝了两瓶水,而这一切都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常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交警们按时按点换班轮岗。烈日下,帽子、警服、反光背心、腰带,湿透的淡蓝色警服渐渐变成深蓝,他们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抱怨,在他们看来,坚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老百姓能平安出行,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记者祁欣


防晒用品受青睐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漫步街头,可以看见许多市民采取各种方式防晒,穿防晒衣、戴太阳镜、涂防晒霜……那么,防晒商品是否走俏?7月10日,记者来到生龙国际、安达圣购物中心及小商店一探究竟。

    在安达圣购物中心,一家服装店工作人员介绍,往年女性喜欢选择单纯的防晒衣,而今年,女性多选择雪纺、针织衫、仿真丝等材质的长袖或长款服装来防晒,这样既时尚,又可以避免紫外线晒伤皮肤,两全其美。

    太阳镜也是夏季防晒用品之一,市场价几十元至千余元不等。“从5月份起,一些知名品牌的太阳镜销量不错,其价格为400元左右/副。”生龙国际一眼镜店的工作人员称,这两天高温,陆续有顾客选购太阳镜,有些时尚款已经售空。”防晒衣、帽子、化妆品……在尧都区科委巷一家商店内,这些防晒用品都摆放在店内显眼位置。商店经营者说:这两天高温,有不少顾客上门购买防晒品,而性价比较高的防晒品更受青睐。”记者郭秀婷




快递员:青春浇灌幸福花

    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长得俊秀斯文;他,整日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跑在钢筋水泥铸成的楼房之间。这个小伙是90后,叫张云龙,一个普通的快递员。用他的话讲,青春是奔向希望的风景线。

    7月9日,负责市区科委巷片区的快递员张云龙像往常一样,在仓库里寻找自己片区的快递。

    张云龙每天5点多就起床,第一时间赶往离家十多公里外的分公司取货。站在堆积如山的快件面前,张云龙的身影显得格外渺小;而派送这些快件,时间显得非常紧张。

    “丁零零,丁零零,又来电话了。”骑着三轮车走家串户送快递时,张云龙不时会靠边停车,然后接电话,这些电话是客户在网上看到派送信息后催着要货的,也有些是老客户打来的,让我去取货。”    张云龙装有两部手机,工作太忙电话太多,一部手机没电后第二部手机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每到一个送货点,张云龙不是一路小跑着将快件送到客户手中,就是在小区外焦急等着客户前来取件。“这些快件要在中午之前送完,下午1点半还会有第二批快件要送,稍有延迟就会受到客户的责备,我们的时间真耽误不起。”张云龙擦了下额头的汗珠说,虽然累,但是日子过得很充实。

    由于科委巷属于老城区,巷内有许多学校、居民小区、商场等,每天的快件也特别多,小到针线衣帽,大到微波炉、电风扇等电器,张云龙每天要多次往返才能将当天的快件全部送完。即便如此,还经常受到客户的指责。

    中午11点50分,在大多数人未下班或者准备回家时,张云龙选    择在这个时间点吃午饭。“这个点吃饭的人少,再说去小区里送货,很多人还没有回家,一般送小区的货物12点半到1点之间送得最快。”多年的快递工作使得张云龙经验多多,什么时间段送什么快递,他都了如指掌。

    快递员的生活无疑是枯燥的,也是忙碌的。在仓库找到自己片区的货物后,开始扫描,装车,送货,张云龙在小区、学校、店铺间来回跑,一刻都不停闲。他说,这还是平时,要是赶上‘双十一’双十二’‘六一八’之类的特殊时期,业务量会增加好几倍,得早上4点多赶到公司,忙到深夜1点多才能回家。”汗水从头上流下,快件经过漫长路途通过一双双手的传递,最终到达目的地。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儿,青春用汗水浇灌,最终会开出幸福的花朵。

    记者苏亚兵


家电市场:“变频”产品为主流 打烊推迟迎顾客

    “闭门迎客”?7月10日,记者在走访市场过程中发现,由于天气炎热,为了给顾客创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很多商铺选择了“闭门开空调”的方式。记者了解到,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正以其变频、保鲜、节能的优势吸引着众多消费者。

    “这几天太热了,听说今天38℃呢,家里的那台空调用了好几年了,制冷效果不好,而且声音还特别大,所以打算换个新的。”当天上午,在解放路的苏宁电器内,一名正在选购空调的女士说。

    “前段时间顾客来选购时,大多会考虑外观、净化、清洗等因素,连空调价格也会仔细考虑。但最近高温天气持续,节能成为顾客们挑选空调的主要考虑因素,成交量也明显增多。”苏宁电器空调专柜一位柜员表示。

    之外,记者注意到,变频”保鲜效果更好”的洗衣机、电冰箱也成了商家的主推点。

    据一家洗衣机专柜的工作人员介绍,变频洗衣机的优点在于省电,噪音小。“因近期优惠力度大,虽不像空调那么受欢迎,却也比往月同期增加了不少销量。”随后,记者走访了向阳路的国美电器,节能、变频同样是商家们的主推点。正在选购空调的翟女士表示,综合比较之后我选择了一款2p的变频空调,但晚上一直开空调温度过低,打算再买一台电风扇搭配着用,省电、省钱。”在五交化家电市场,售货员王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大幅提升,很多顾客除了关注电器的耗电量以外,健康功能也成为他们挑选空调的主要因素,比如自动净化空气、除甲醛等。”此外,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因为持续的高温,市民大多将购物时间调整到了晚上,有些商家针对高温天气带来的这一变化,迎合消费人群。苏宁、国美、五交化等家电市场也随机应变推迟了打烊时间。

    记者亢亚莉


的哥:酷暑天气很辛苦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市民对出租车的需求日渐增多,为了让乘客拥有一个良好的乘坐环境,今年35岁的出租车司机刘伟,每天坚持对自己的出租车做清洁卫生。为了确保车内没有异味,他每隔两个小时还会关掉空调,开窗通气。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出租车驾驶员的工作很悠闲,不怕刮风下雨,也不怕高温酷暑和数九寒冬。实际上,我们和其他服务行业的职工一样,也会遇到很多难题。”刘伟介绍,比如高温天气下,长期坐在车里吹空调,会让人有种恶心、想吐的感觉。有时刚关掉空调想透透气,可乘客一上车,就会立刻要求把空调打开,这样一天下来,有时连饭都不想吃。

    虽然躲在出租车上,看似舒服,实际也很难受。“你看我的胳膊,胳膊肘以下全晒黑了,没办法,就是躲在车里,这双手也得握住方向盘啊。”刘伟说,高温天气下,他们也不敢多喝水,因为害怕上厕所。此外,私家车总会贴深色车膜,防止高温暴晒,可出租车司机因为要随时注意是否有乘客,所以只能贴浅色车膜,而浅色车膜在高温下几乎没有多大作用,就算打开空调,该晒还是要晒。

    除了要应对高温天气,刘伟还要注意乘客随时带来的“惊喜”。天气热了,打车的人确实多了,不过乘客也是五花八门的,之前有个乘客喝醉酒后上了车,然后吐了一堆。等把他送达后,就赶紧收拾卫生,可不管怎么收拾,车里总有一股怪味。”刘伟说,随后上车的乘客都抱怨车里味道难闻,我也是有苦说不出啊。”虽然很辛苦,但刘伟每天出车都会精神百倍,他知道,出租车驾驶员就是为了给更多的人带去便利和方便,为了给乘客送去最舒心的乘坐体验,不管多辛苦也无所谓。

    记者杨全


市医院:防暑降温多举措

    为进一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防控高温中暑和各类事故发生,为广大患者和职工的健康安全护航,7月10日,临汾市人民医院就防暑工作做了安排。

    天气虽然十分炎热,可前往市医院就诊、住院的病人却没有减少。为了在高温天气中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就诊环境,临汾市人民医院要求后勤保障科及物业公司对全院水、电、空调等后勤保障系统进行一次彻底排查,确保暑期用电安全、空调正常运转,并将空调开放时间延长为24小时;各病区正确使用空调,空调持续开放者,定时关停并开窗通风(开窗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11:00至15:00),以防空调病;不能使用空调的病房或着患者,各病区要采取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并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发现中暑者及时就治;特殊岗位,室外工作尽量避开高温时段(11:00至15:00)室外作业;洗衣房工作人员,在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可调整工作时间,确保作业安全;医院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暑防护,如太阳镜、遮阳伞等,工作期间保证饮水,常备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十滴水等防暑药品;充分利用电视、微信、电子屏等平台,宣传并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卫生知识,帮助患者及职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全院职工增强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膳食科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职工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患者及职工膳食,并准备充足雪梨汤、绿豆水等防暑饮料。

    记者韩晓芳


环卫工:应对高温有妙招

    进入7月的平阳大地开启了“高温烧烤”模式,当我们正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勤劳的环卫工人仍然顶着高温忙碌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橘色身影扮靓了这座城市。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58岁的环卫工人邓阿姨穿梭在解放路水厂口至临汾宾馆之间,这是她的清扫路段。7月10日邓阿姨是下午班,13时30分准时到岗,在温度最高的时候开始工作,到19时下班,她不知道要在这段路上来回清扫多少遍。

    世纪百悦商场属于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地上时不时会有垃圾,以及飘落的树叶,邓阿姨要不停地清扫,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脸庞、胳膊被太阳晒得黝黑。

    当问及高温下坚守的话题时,邓阿姨脸上淌着汗水说道:夏天和冬天是最难过的,当然辛苦,但是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得这么做!大街上干净整洁了,自己心里也舒服。”“我们所所长每天下午3点左右会给大家送来绿豆汤,让大家解暑,平时自己也会带一壶水。应付夏天高温天,我们都有经验了。多喝点水,给身体补充水分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放点盐,因为喝淡盐水不仅可以对抗高温,而且能恢复体力,锁住体内水分,不容易中暑。”邓阿姨向记者介绍自己如何应对高温天的妙招。

    记者张甜甜


室外天气热冷饮市场“火”

    “烧烤模式”全面开启,冷饮市场生意渐火。7月10日11时,室外气温高达38℃。位于市区解放东路的一家冷饮批发店内,记者看到,原本面积不算宽敞的门店,已被前来选购冷饮产品的市民占了个满满当当。该批发部负责人表示,冷饮市场迎来了销售“黄金档期”。

    “这几天的气温很高,吃西瓜、桃子感觉还是不凉快。这不,今天带着儿子过来批发点冰棍,每天吃一根,应该可以起到消暑、降温的作用。”面对冷藏柜中琳琅满目的冷饮产品,43岁的张先生和儿子认真地挑选了起来。

    绿色心情、秘制红豆、小布丁、小雪生、冰工厂……据该店的工作人员介绍,连日来,由于高温天气的来袭,冷饮生意也随之火爆了不少。除了一些散客以外,大多消费者都是以家庭批发为主。顾客也明显比前一段时期增加了好几倍。

    “最近一段时间,相比一些包装‘高大上’的中高档雪糕、冰激凌等产品,一些价格实惠、包装简单的冰棍尤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这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挑选各类冷饮产品,数量达到十支以上就能享受批发价格。”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每天的销售量比平时翻了好几倍。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市区建设路的一家冷饮门店进行了解。刚一进门,老板便上前热情主动地招呼起来:你好,需要冰棍还是雪糕,十支起批发,您需要多少?”记者看到,与前一家店面相比,这里的生意也是毫不逊色,购买各类冷饮产品的市民可谓络绎不绝。

    “天气热得不行,每样产品都选购一点,放到冰箱里,家里人多,谁想吃就拿上一根,既方便又解暑。”65岁的刘女士刚刚挑好了近二十根冷饮产品,有冰棍、雪糕,还有各式各样的冰激凌。

    走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各类冷饮批发店生意火爆之外,一些甜品店的买卖也是相当不错。

    优雅的音乐、凉爽的冷气,再加上一杯美味冰爽的冷饮,安静、惬意地一边聊天、一边享受静谧的午后,也成为了不少市民消暑纳凉、聊天聚会的不二选择。

    记者成华


高温下的市民

    最近几天,我市的气温持续在35℃以上,部分地区还出现了37℃的高温天气,走在大街上,市民大多全副“武装”。7月10日,记者在鼓楼南北街、五一路、河汾路等街道看到,许多出行的市民都撑起了遮阳伞,有的甚至将脸全部包裹起来。

    气象专家提醒,在高温天气,市民尽量减少外出,如果有急事必须外出,也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中暑。

     记者苏亚兵 郝海军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