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百年老“发票”记载一场爱国运动

2017-07-26 21:25: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张“发票”,一段封尘已久的历史。近日,我市市民段延峰收藏到一张特殊的“发票”,这张“发票”为民国四年,距今已经有102年的历史了。

    看似一张普通的“发票”,但承载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这张“发票”的纸张为白色宣纸,纸张已泛黄。内容为货物进出目录,其中有“鞋”酒”小米”面袋”等物品,并标明数量和价格。“发票”左侧有姓名及年月,左侧最上边为“马全才”,下为“公元乙卯年六月廿五日”,乙卯年即公元1915年,这一年为民国四年。

    这张“发票”上有5枚红色印章及红色的文字。右侧上角为“财神迎首”章,章为财神招财进宝的财神像,其余印章有正方形、有菱形,均为商号章和人名章,能看见印章的内容有“永顺昌记”等。红色的文字位于时间和人名的落款旁,中间八个字为“同胞注意,勿忘国耻”,两侧各有4字,分别为“储金救国”和“提倡国货”。

    收藏到这张“发票”后,段延峰查找了大量资料,并咨询了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小小发票竟然承载了一场远去的“救国储金运动”。

    1915年4月1日,即农历二月十七,上海掀起了储金救国运动。储金运动在上海如火如荼展开后不久,全国各地也相继展开。

    段延峰介绍,1915年1月,日本提出了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这些条款在其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胁迫下,中日双方就此展开了谈判。日本的侵略野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和爱国热情。于是爆发了一场由民间发起,波及全国各地,影响社会各个阶层,以储金为主要形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因形势的严峻、储金的迫切,被命名为“救国储金运动”。

    “这场运动虽然已经过去百年,‘发票’纸张发黄了,字迹也变淡了,但它清晰地记载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场爱国运动,对我们来说,它承载着一段记忆,对国家来说,它时刻让人铭记,勿忘国耻。”段延峰说,“对于这场远去的爱国运动,熟悉的人并不多,但是它却承载着我们国家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这张‘发票’虽小,但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