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位年近九旬老人的希冀

2017-11-01 21:58: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我将尚且余墨飘香的《美丽临汾》一书,呈送到曾任市纪检委副书记、市政法委副书记的王宝臣家中,并告诉他,这是由临汾市尧襄根祖文化研究会出版,由我主编的一本赞扬临汾好人、好事、好山、好水的新书,先送他一本,随后开发行会时,特邀他参加时再发。当时,他看了看彩色的封面、封底,又翻看了几页内文,赞不绝口地说:好书,好书,你给临汾、给社会又办了一件好事。”随着对《美丽临汾》一书夸赞,接着老领导王宝臣告诉了我一件他还隐藏着的秘密。他问我:你的《放羊拾柴说》一文在《广播电视报》刊登了,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我保存着哩,看看。”他一边说,一边在贴胸的内衣袋里掏出报纸给了我。他还说:我一直装在身上,总想碰见给你,一直未见,今天给你了。”我细细一看,是8月31日的《广播电视报》,再细细一算整整50天了。看着这一张带着余温、带着期盼、带着激励的报纸,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与王宝臣同志是同乡,但并不相识。因为他在河东,我在河西,他是市委老干部,我是新到的小同志。我们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我在团市委被抽到市纪委临时帮忙,从此,结识了这位可亲可敬的领导。他经常带我下乡,有时也让我帮他整理资料。一天,他建议,你中专毕业,还得学习,现在电大招生,大专学历,学习两年,会有好处的。按照他的建议,我考进“电大”校门,同时还参加自学考试。尽管吃过很多苦,熬过很多夜,风里来雨里去,坎坎坷坷,我还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党政干部管理专业和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两所大学的毕业证书。否则,后来我到学校、到区划办、到教育局任工作,是很难胜任的。是老领导王宝臣的支持、指点,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在与老领导相处的日子里,让我对他最为敬重的,是他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严肃认真精神。他是一位离休老干部,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襄汾、浮山多地;17岁进政府机关工作,勤奋上进;60岁时在市政法委副书记岗位上离休,副地级待遇。他资格老、经验多、学识广,最讲“认真”二字,从不马虎,人们都说他是“党的忠诚战士”。一次,我把描写“九天”的“九宸”写成了“九寅”,他发现不对,给我打电话,说他查了《词典》《词海》《词源》都没有“九寅”这个词。后经我 仔细核对,知道是自己搞错了。老领导的认真劲可见一斑。

  在家庭生活中,老领导对母孝,对妻敬,对子严。他生于1930年,生前父亲便外出一直未归,其从未见过父亲,不知父亲的模样,终年与母亲相依相伴。母亲70岁时来临汾和他住在一起,13年中,年近花甲的他天天为母亲倒便盆。1984年,母亲因手术住院,他白天工作,晚上陪伴在母亲身边。一天,他下乡回来迟了,儿子要陪祖母过夜,他坚决不允,说:我的心你替代不了,”硬硬把儿子赶了回去。

  王宝臣同志是1990年离休的。近30年来,他泼墨于书场,呤歌于诗坛。他参加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曾为该会副会长,现为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他是山西省和全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书法作品先后荣获中华首届“寿星杯”书画大赛佳作奖,中华世纪之光中国书画大赛优秀奖,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展优秀奖,老骥伏枥,志在奥运”全国老年书画展金奖等。

  回到家中,再看那张怀揣了50天的报纸,激情奔涌,灵感伏起,欣然命笔。特为他赋《高风亮节》诗一首,以敬之:

  高德何人可以尊,

  风操尧地楷模论,

  亮怀善让邻称誉,

  节俭贤恭视作魂。

  文/张巨温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