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他们的工作,内容枯燥却责任重大。在城市燃气输配中,他们被誉为管网安全的守护者,消除隐患的排头兵。燃气管线延伸到哪里,他们的脚步就跟随到哪里……
他们就是燃气管网巡检员群体。临汾燃气公司的巡检员们,面对市区地表以下纵横交错、行往八方的700余公里燃气管网,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职责,担负起管网安全的第一道保障。
城市燃气输配是一个高危行业。燃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它从气源门站接出,在数百公里的地下管线中穿行,最终抵达十几万用户家中的灶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饱含着燃气人的心血。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所长张伟说:“我们不仅要为几十万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便利,更要保障这几十万群众的用气安全。”
巡检员们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不论是三伏天的酷暑当头,抑或三九天的冰天雪地;不论是万家团圆的春节,还是每周一次的双休,他们永远在街头、在小巷、在荒滩、在野地。
巡检员们的工作内容是这样的:日复一日、往来奔波,每天步行十几公里,下蹲数百次。他们或是手持仪器探测、或是伏在井口观察、或是手摸管道查看、或是驻守施工一线。
肩上的安全职责、心头的安全意识,练就了巡检员火眼金睛的本领,公司巡检班长赵惠平曾通过一片枯草就发现漏气的经历,一度被同事们津津乐道。
市区汾河公园范围内有一处停用多年的专属调压器,去年6月份,赵惠平经过此处时,偶然发现调压器附近有一小片绿地有异样,相对周边的草地,这里明显枯黄。数十年的工作积累,她一下子就联想到管网漏气的可能性。她拿着检漏仪蹲下去,在这片草地上一遍一遍检测。
多次检测,没有结果。同行的朋友说:“没准儿是这片草地生长的问题,你这干工作太较真儿。”
“事关安全,必须较真。”抱着这个想法,赵惠平又蹲着走了几趟,终于在草皮下方10厘米处发现了这里的阀门井盖,检测到了数值,发现了隐患,从而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保 障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除了完成好每天的巡检工作,每当有涉及地下管道的施工时,巡检员们还要驻守现场,保护管线安全。
去年冬天,我市遭遇了罕见的低温天气,出现了连续多日零下20度以下的低温。三九天的一个夜晚,市区南外环路的一处行车道区域内,供热管道破裂,紧挨着燃气管线,“决不能由于热力抢险施工破坏正在运行的燃气管线。”巡检员赵宁宁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这条受抢修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的管线是一条中压主管线,这条管线的平稳运行关乎数万群众的正常用气。赵宁宁一到现场就告诉对方:“你们施工作业一定要小心,紧挨的地方还有正在运行的燃气管线。”
天寒地冻、坑内渗水,每当感觉开挖临近燃气管线时,他立即叫停大型挖掘机的施工;每当发现疑似管线时,他都要跳进泥坑中近距离确认。
开挖作业从傍晚一直持续到凌晨,赵宁宁一步没有离开。冷的实在受不了了,就在现场跺跺脚、跑几圈;饿了,赶紧买点干粮回到现场嚼着。
在他的坚持下,燃气管线一寸一寸被探出、标定。但工作还未结束,他又跳进泥坑里和施工人员一道做好支护,又现场守护着整个抢修过程。
天亮之际,作业完成、填埋到位,燃气管线完好无损。
赵惠平、赵宁宁都是临汾燃气巡检员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的事迹也是这支队伍的一个缩影。巡检班组共有35个巡检员,他们就是35道安全岗,为燃气管线的安全运行做出了贡献。
管线所副所长刘广青自豪地说:“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将漏气自报率牢牢控制在98%以上。这样一组数据可谓是硕果累累,这在整个城市燃气行业中也是一个很高的水平。”
在巡检班组的办公室,有这样一段话凝聚了所有巡检员们的心声:为了灶台上的那一捧蓝焰,我们愿意不畏酷暑、不惧严寒;为了用户脸上的那抹微笑,我们愿意不辞辛劳、往来奔波。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