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春佳节,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

2018-02-27 09:37: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编者按:春节是万家团圆的幸福时刻,但总有一些肩负重任的人,为了我们的城市和所有群众过好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我们不妨给那些春节期间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者们送上一张最美的“敬业福”,道上一声新年的美好祝福——新年好,你们辛苦了!

王斌斌:手握方向盘 坚守为乘客

  手上是一副磨损严重的白线手套,脚下是一双踏出了折痕的皮鞋……正月初一,22路公交车的驾驶员王斌斌用自己的坚守,把一位又一位乘客送向了团聚。

  当天下午,记者登上晋L0099X的22路公交车时看到,新春的公交车别有一番新气象,车厢里挂上了鲜红的中国结、车窗上张贴着精致的剪纸,营造出浓郁的春节氛围,驾驶员王斌斌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送上了“你好、新春快乐”的祝福。

  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眼里观察着路况、手上转动着方向盘,王斌斌驾驶着公交车,稳稳停靠在一个又一个站点。能想像到,王斌斌的春节就在这一趟又一趟、迎来又送往中度过。

  22路公交车是一条环线,从市区城北客运站发车,经过鼓楼南北街、贡院街、平阳广场、解放路后再回到城北客运站,途中经过32个站点,每一趟需要1小时零5分钟。驾驶员休息的时间,只有每次回场充电时短暂的15分钟。

  “从正月初一到初五,每天都上班。”“春节也一样,城市公交车就是为市民服务的。”“习惯了,所有同事们都在工作岗位上。”……寥寥几句,王斌斌平淡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份坚守和力量。自2010年走上公交车驾驶员岗位以来,王斌斌已经连续在岗位上度过了8个新春,他说:“我们岗位特殊,就必须尽职尽责。”

  公交车驾驶员不仅仅是辛苦一个人,而是辛苦了一个家庭、服务了千万个家庭。王斌斌感慨地说:“我也要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么多年了,过年的饭桌上总是缺我一个。”

  不论是春节假日还是寒冬酷暑,公交车的按时发车、准时准点、优质服务,就是王斌斌和他的同事们向这个城市作出的贡献。

  王斌斌说:“有人说我们公交车是城市的名片,也有人说我们是城市的风景线,这些美好的形容词对我们来说都是荣誉,我们必须守卫好这份荣誉。”

  记者 柴云祥 文/图


武志威:全天候巡查 保一方平安

  万家团圆我在岗。2月15日除夕夜,当大多数人陪在家人身边观看春节文艺晚会演出时,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尧庙派出所副所长武志威,带领值班民警在外巡逻至大年初一凌晨4时许,以确保辖区居民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除夕夜。

  值了一天一夜的班,大年初一早上,抓紧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武志威赶忙接上妻儿回到父母家中给二老拜年,刚进家门不到半个小时,饺子还未吃完,一个电话,他放下碗筷就往单位赶,这个春节,他照旧没能陪伴家人左右。

  自2007年到尧庙派出所工作后,分管华门片区的武志威每年春节期间不是在派出所值班,就是在庙会现场安保,没有休息一天。

  “习惯了。”武志威表示,每年的春节庙会人流量大,容易产生治安隐患,为此,春节期间他都会守在现场、加强巡逻,防止各类隐患的发生。

  “正月初五值班当日,我们共接警16起,其中有6起是家长和孩子走散的,最大的孩子12岁,最小的才三岁,虽然孩子们全部找到,平安交到家长手中,但还是要提醒外出时加强对孩子的看管。”提及孩子,武志威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武志威有一双儿女,儿子7岁,女儿4岁,平日里工作忙,孩子由妻子和老人照顾。“女儿上幼儿园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我没有接送过她一次,老师以为是单亲家庭,还闹出了给我媳妇介绍对象的笑话。”武志威对此很是惭愧。采访得知,武志威的妻子是尧庙派出所里的常客,只要有时间,她都会来所里帮大家打扫宿舍卫生,里里外外将被褥清洗干净,大家亲切地称她为“房嫂”。

  “这么多年来,多亏有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让我能安下心来好好工作,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和最大的动力。”武志威坦言,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迹,就是把责任和使命牢记心中,实实在在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辖区平安稳定、家人幸福安康。

  记者 卢婷 文/图


茹辰:兢兢业业 做好服务

  “自进入银行系统以来,每年的春节假期都会轮岗加班。”在银行业工作了9个年头,现就职于华夏银行临汾分行的茹辰说。

  2月19日,正月初四上午,走进华夏银行临汾分行营业大厅,喜庆的气球、火红的灯笼、吉祥的“福”字,整个大厅被装扮得喜气洋洋,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见有客户进门,在大厅值班的茹辰微笑着走上前来。“新年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贴心的新年问候叫人倍感温馨。在茹辰的指引下,客户按照流程很快办理好存款业务。记者观察到,整个接待过程中,茹辰始终面带微笑、举止得体,表现出了极好的职业素养。

  刚刚而立之年的茹辰2010年从西安财经学院毕业进入银行系统,9年时间里,他先后从事过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等职务。一直以来,用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他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认真干好每一件事情,是他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宗旨。不管身处哪个岗位,数年如一日地踏实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专业的金融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

  “在外人眼中,很多人羡慕我们银行工作人员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其实不然。”茹辰笑着摇了摇头。茹辰的爱人也是银行从业人员,两人工作忙起来无暇顾家。“女儿今年一周岁多了,年前我们一直在加班,一日晚上9点多了,孩子不睡觉,哭着喊着要爸爸妈妈,母亲给我微信视频,因为正在开会我挂了,给妻子拨打,妻子也挂断了。”直到当晚11时,忙完工作的夫妻二人先后回到家中,看到睡梦中的女儿眼角依旧挂着泪水,很是心酸。“当时心里特别触动,每天忙于工作,亏欠家人和孩子的太多了。工作有今天的成绩,特别要感谢亲人们一直给予的支持和理解。”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茹辰一样兢兢业业为市民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的银行从业人员,他们倾注热情与执著,将平凡的岗位当作描绘绚丽人生的舞台,续写着银行从业者的青春舞曲。

  记者 卢婷 文/图


刘椁琳:让“96577”时刻在线

  24小时在岗,每时每刻在线——这是燃气热线96577客服人员的工作常态。

  正月初一中午1时许,临汾燃气公司客服中心的办公区里,热线电话不时响起,客服人员刘椁琳温馨、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在电脑上做好工作记录。

  “96577”是市区燃气服务热线电话,也是临汾燃气公司与14万余户家庭的沟通桥梁,漏气报警、信息咨询、用气故障……通过这条热线,刘椁琳和她的同事们每天就用声音为广大市民提供着优质的服务。据了解,热线电话日均接线达到300余次。

  这里实行的是24小时倒班制,刘椁琳这次轮岗从除夕夜就已经开始,要坚持到正月初一的晚8时,真真正正在岗位上跨年。这样的坚守对她而言并不陌生,这已经是她连续第四年在岗位上度过春节。

  尽管是大年初一,但今天的燃气热线格外忙。刘椁琳说:“去年启动的‘煤改气’区域内,大部分用户都是首次接触管道燃气,所以咨询的用户特别多。” 记者翻阅她的接线记录看到,有的是用户因为使用不当出现错误代码导致停气,有的因为灶具的电池没电导致打不着火,还有的是咨询缴费问题。

  采访过程数次被热线电话打断,其中有一位尧都区屯里镇的村民反映说:“今天上午燃气壁挂炉点不着了,这大过年的真让人着急。”刘椁琳先是安慰用户不要着急,随后根据用户的描述引导用户一步一步排查问题,从壁挂炉显示屏到燃气表的故障代码,终于发现了故障原因并顺利解决。

  窗外的公路上掠过一辆又一辆汽车,那都是人们在走亲访友、向团聚出发。而刘椁琳的春节,就在持续响起的电话铃声中度过。“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她说,“在我们临汾燃气,还有值班领导和生产调度、抢修、巡检、维修、运行等许多同事们都在一线坚守,大家都是一个目标:为广大用户的安全用气做好服务。”

  记者 柴云祥 文/图


张海涛:医生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

  诊断病情、收治患者、填写病历……大年初三,满满当当的工作占据了张海涛的全部。

  当天晚上,记者在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见到值班医师张海涛时,他正在向患者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注意事项。

  医院走廊内比较冷清,偶有陪床的家属走过,只有张海涛不断穿梭的身影非常醒目。

  “今天收治了4名患者,其中有两名脑出血,还有一名颅脑外伤患者和一名急性脑缺血患者。”张海涛说,“那名颅脑外伤患者最为危重,他是在楼梯上不慎摔倒,送到医院时表现为耳道出血、嗜睡、恶心,经过检查后发现颅骨和颅底骨折,多处颅内损伤,病情非常严重,现在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准备开颅手术治疗。”

  “实实在在地说,我早就忘了今天是大年初三了。”张海涛感慨地说,亟待救治的患者、焦急询问的家属才是他最关心的。

  十年前,张海涛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十年来,他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假日。“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不论是春节还是五一、十一,在医生的字典里就没有节假日。”“家里人也习惯了,他们还非常支持和鼓励我,总是让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看到每一位患者求助的眼神,我都想着要全力以赴,帮助他们早日康复。”……采访中,张海涛用简简单单的话语回答记者的问题,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担当与力量。

  在神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十年的经历,张海涛明确地说,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春节期间收治的病人以血管方面疾病与脑外伤患者多见。“究其原因,就是春节期间很多人作息习惯改变、饮酒次数增多,部分高血压病人不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所致。”

  他说,春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也是饭局多、酒场多的时段,希望广大市民,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尽量做到作息有序、控制饮食、限量饮酒,把健康和平安放在首位。

  记者 柴云祥 文/图


贾瑞瑞:尽职尽责 使命必达

  不知从何时起,外卖点餐成为人们日常用餐方式的一种常态,即便在春节期间,市区的大街小巷、商场饭店,仍能看到很多戴着头盔、提着餐盒,奔波在路上的外卖骑手。

  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六,在市区明珠金港商场四楼餐饮区,一位抱着餐箱的女骑手步履匆匆,在商家取好餐后赶忙小跑着去往下一地点,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待外卖高峰过后前去采访。

  她叫贾瑞瑞,今年28岁,是一名美团骑手。春节期间,她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在为用户送去便利的同时,也为自己赚得了更多的收入。

  “过年期间的餐食与往常不同,大多为家庭餐,有时一单就有10多个菜品,3单下来送餐车就装满了。”正如贾瑞瑞所言,春节期间,在市区各大商场的餐饮楼层,抱着餐箱去取餐的外卖骑手不在少数。与此同时,由于春节期间休假的骑手多,贾瑞瑞每天的接单量都达到30单以上。

  外卖骑手挣得是辛苦钱,工作虽然辛苦,但贾瑞瑞却乐此不疲。“我觉得这份工作很受尊重,用户的一句‘谢谢,辛苦了’,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刚入职时,在洪洞长大的贾瑞瑞分不清市区的道路,同事们对她关照有加,帮助她很快摸清了路况和小区分布情况;一次外送时,因道路颠簸,到达送餐目的地后,贾瑞瑞才发现用户点的饮料被洒的所剩无几,她战战兢兢地敲开门后连声道歉,没想到用户不但没有追究,还在平台上多支付给她6元的感谢费;有时提的外卖餐太多,好心的市民还会主动上前帮忙……同事的关照、好心人的帮助、点餐人的理解让贾瑞瑞颇为感动。

  “从事这份工作半年多了,从兼职到全职,原本只想着能多挣点儿钱,没想到到现在,我发自内心的爱上这份工作。它也承载了我更大的梦想,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好。”话音刚落,贾瑞瑞的手机响起,她赶忙启动电摩,又开始了新的派送任务。

  记者 卢婷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