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陪伴十二载 临汾“四胞胎”生日喜获满满爱

2018-03-12 21:17: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春到农家,喜气洋洋。3月11日,尧都区魏村镇梁家庄村的一座农家小院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马永刚、郭海霞夫妇的龙凤四胞胎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迎来了十二岁生日(民间说法)。当天,本报记者跟随临汾先平妇产医院的工作人员将最真诚的祝福送到了孩子的身边。

一路呵护 医护人员情牵四姐弟

    2007年12月3日凌晨1时43分许,伴随着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尧都区魏村镇梁家庄村33岁的郭海霞在临汾先平妇产医院产下“三凤一龙”四胞胎。然而,欢喜过后,四宝贝的身体状况和营养费用等一系列难题让这对夫妻一筹莫展。

    “还记得刚出生时,四个孩子的体重分别是2150克、2400克、2150克和1400克。随即,我们医院专门成立了特别小组,全力以赴对四姐弟进行看护、照料。当时,老四马云琛因为体质较弱,曾一度接到《病危通知书》,全院职工积极为其捐款,在大家的爱心关注下,孩子终于渡过了危险期。”临汾先平妇产医院行政副院长赵慧斌告诉记者,四胞胎出生至今,十余年来,医院每年都会定期为四个宝贝进行体检,并带上米面油、文具用品、慰问金等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生日。

    “孩子们快看,这是当时为你们接生的医生、助产师和照顾你们的护士阿姨,她们都抱过你们呦!”哎呦,老四越长越帅了,都带上眼镜了,一看就是个好学生。”面对眼前的“恩人”,四姐弟深深鞠躬,连连感谢。看着四胞胎茁壮成长、健康阳光,医护人员不禁感动落泪。

    时光荏苒,转眼十余载。带着崭新的书包和慰问金,医护人员将爱心再次送到了四姐弟身边,祝福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本报持续关注 爱心助力“四胞胎”

    《农家喜接四胞胎》《救助四胞胎爱心在行动》《武汉夫妇情牵临汾四胞胎》《爱心涌向四胞胎》《临汾“最美女孩”情系四胞胎》……从2007年第一篇报道开始,十余年间,本报对魏村“龙凤四胞胎”持续关注,众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四姐弟献出爱心,帮助这个普通家庭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2008年11月10日,在团市委的倡议与组织下,开展了为魏村镇梁家庄村四胞胎捐款活动,团市委、团区委、魏村镇团委、尧都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团支部等各级代表与团员青年纷纷慷慨解囊,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与此同时,在市区鼓楼广场进行的“关注四胞胎爱心行动在进行”活动中,本报记者与众多青年志愿者一同携手、走上街头,积极向路人介绍四胞胎的情况,过往行人纷纷加入到捐款行列中,从老人到孩子,从一线交警到在校大学生,大家无不伸出援手,将一份份饱含爱心的善款投入“捐款箱”内。

父母多年辛苦 只为“宝贝”健康

    “十多年来,爸爸为了我们在外辛苦打拼,妈妈为了我们在家起早贪黑,我们四姐弟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用优异的成绩和表现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关心帮助我们的好心人,回报社会,争做栋梁。”听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恩之声,回想起十多年来的艰难前行,马永刚、郭海霞忍不住热泪盈眶。

    “为了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我远赴外省打工已经8个年头了。湖南、湖北、青岛、重庆、沈阳……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管吃再多苦,受再多累,只要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我都会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这边马永刚的话音刚落,只见一旁的大女儿马云琳顿时泪如雨下。

    看着眼前四个阳光、快乐的宝贝,母亲郭海霞更是百感交集。“老公出门打工挣钱,我每天接送孩子们上下学,还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爷爷,要说不辛苦那是假的。”郭海霞一边擦拭着眼泪,一边告诉记者,孩子六岁那年,半夜里发了高烧,她独自一人骑着三轮车拉着孩子去外村看医生,一路上黑漆漆的,心里也跟着一阵阵地泛酸。

    爱心陪伴十余载,奔向阳光路在前。展望未来,马永刚告诉记者,在先平妇产医院和众多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下,全家一定会努力奋斗,教育四个孩子懂得感恩、传递爱心,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巩鹏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