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理想的婚姻生活绝不是住别墅、开豪车、吃大餐,而是和能够包容你、珍惜你、理解你,平平淡淡相守一生,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日前,记者走近一对金婚夫妻,用心聆听他们相濡以沫、携手相伴的“爱情故事”。
素未谋面 情定一生
今年76岁的陈志文和老伴儿郝金兰,住在市区汾铁佳苑小区。从1968年1月26日喜结连理的那一天起,他们历经风风雨雨,已牵手走过了五十载春夏秋冬。
“现在的年轻人谈对象,都是看电影、逛大街、遛公园,可你能想到吗?我们结婚前竟然连面儿都没见过。”72岁的郝金兰忆往昔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当时经人介绍,只凭着一张陈志文的照片,郝金兰便对那个面容清秀、气质高雅的小伙子“一见钟情”,接下来一封封饱含爱意的书信就成了二人表达爱慕的“恋爱方式”。
“记得当时,我还在广州某部队服役,老伴儿在原临汾地区果品公司上班,尽管没有见过一次面,但通过‘鸿雁传书’我们的感情在字里行间不断升温。”陈志文说,从1966年开始,经过两年的“书信传情”,1968年,月老的一根红线终于将两人紧紧地牵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直到结婚的前几天,才第一次看到另一半的模样,激动的一颗心都快蹦出来了。”
彼此支持 共创美好
没有房子、没有彩礼、没有家具,结婚那天,陈志文的二哥安排一对新婚夫妻在襄汾张礼火车站借了一间房子,作为他们的“临时婚房”。
“当时,我穿的是母亲亲手缝制的红棉袄,他穿的军装,在双方家人的见证下,我们的婚礼就算完成了。”郝金兰激动地说,1969年,陈志文转业回到临汾,夫妻俩从此开始共同打拼、共创幸福生活。
“那时,两人都非常忙,尽管如此,回到家我们总是一起干家务,在彼此搭把手中感情也更加和睦。”郝金兰回忆道,当时,基本上都是晚上等孩子们睡着后,才开始洗衣服、干家务,第二天一大早,老伴儿怕她累着,就把衣服一件一件涮干净晾起来。
说到两口子过日子,陈志文说,谁家都难免有个磕磕绊绊,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一定不要互相顶牛,多沟通、多商量,绝对不要让吵架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携手今生 共度未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退休之后的陈志文、郝金兰夫妇成为众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何时何地,两人总是形影不离、夫唱妇随。
“退休后的我们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香港、台湾、澳门……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和各族人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郝金兰说,去年4月份,因为身体不适,她住院半个多月,老伴儿陈志文白天黑夜地守在身边端水喂药,无微不至地照顾,让病榻上的她内心无比温暖与感动。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郝金兰面前,陈志文总说:孩子们工作压力大,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咱就别给孩子们添麻烦。”生活中,陈志文和郝金兰总将他们的“爱情秘籍”分享给子女们,时刻提醒他们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彼此珍惜,才能获得长久、幸福的婚姻生活。
“经济上,两口子一定要共同支配,互相信赖,不生猜疑。过日子,有计划、有商量,有矛盾不爆发,平心静气好好谈,心平气和好说话。正所谓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说理的地方。”相伴五十载,共谱金婚情,面对未来的路,陈志文、郝金兰信心满满,他们将携手相伴,一同幸福地走下去。
记者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