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四年”张七爷”张四爷”“长毛”捻匪”浮山”……一纸封尘已久的清末晋商书信,揭开国家灾难,捻匪作乱,商家艰难经营,生意萧条下的晋商悲歌。
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一封清末浮山商人写给“张七爷”的书信现身我市,收藏者是我市青年收藏爱好者段延峰。这封书信揭开了一段家国不幸下的晋商悲歌。
书信长32.5厘米,宽26厘米,由蝇头行楷写于白色宣纸之上,由于时间久远,颜色已经发黄,但纸张和内容保存得当,整体完好无损。信中字迹工整潇洒,用语文雅得体,带有浓浓的儒商书卷之气。最令段延峰激动的是,这封给“张七爷”写信的是一个署名“马攀桂”的“浮山”人,是地道的临汾商人。
书信第一句“久仰在心,未得唔面”,由此可见写信人的修养和文化功底,以及对收信者的尊敬。其后内容涉及一桩“赵庄殷姓集宅”的生意,“敬启者有张六爷前日在赵庄之时,当殷姓集宅一位,价X(符号式文字)贰佰千正,弟出赁价,自咸丰四年长毛一祸生意已失,面退房子于张六爷,六爷仍交弟还住着照看房子,这数年捻匪不时来(丰),将房屋倒坏数间,弟闲住未做生意,亦无银钱难以修补。今春赵庄集立寨,殷姓想回房子,出价佰千上下之数,还得二三次交不未知。”
书信介绍“赵庄殷姓集宅”相关情况后,并咨询“七爷”意见。后半部在“七爷,如何?”之后,则步入正题,提出生意上的“当约”之事,前次奉字不知收到矣否?如果情愿,将当约捎出,弟往家中与七爷捎银,或愿或不愿即赐一信,有当典房屋之事与张四爷有信。”信后有“今特草字,信候,时安兀一”等字。客气之后是“上,张七爷,入目”的文字。书信的最后写有“浮山,马攀桂,拜具”的文字,跟其他书信时间写于最后一行不同,这封书信的时间写于落款之前,而且是商家常用的“苏州码子”。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的段延峰认为这封书信的时间为“六(月)廿四(日)”。
“这封书信让我感慨的是,内容反映了‘长毛’也就是八国联军的入侵,‘捻匪’也就是捻军入扰乱的国家大事对晋商生意的影响,介绍了因生意求助‘张七爷’典当的事情。”段延峰介绍,这封书信涉及我市浮山的晋商,虽然生意经营于集市,但书信内容却反映了大时代背景下商人经营的艰难,对了解晋商及那个特殊的时代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记者 张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