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成华)眼下,随着天气日渐转暖,不少老年朋友纷纷走出家门,相邀好友一同加入各类“养生保健”、医学课堂”的队伍中。然而,面对“爱心”背后的推销套路,市消费者协会提醒老年朋友注意:微笑背后藏陷阱,理性应对别冲动。
“在日常消费投诉中,一些与老年消费者有关的药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方面的咨询、投诉相对较多。我们发现,部分经营者打着义诊、讲座等旗号推销自己的保健品,先是吸引老年人主动购买,出现问题后又将责任推给老年人,致使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为此,消协工作人员提醒老年朋友注意,有些经营者为了得到更多老年人的信任,前期会办理营业执照取得合法经营身份,将有批准文号的保健品或者普通食品放在店内销售,为推销产品作铺垫;另有一些经营者则会在居民区信箱、楼道、公园等地随机发放举办免费保健知识宣传班的邀请书,并在邀请书上注明:与会者有礼品赠送,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同时,个别经营者还会根据所推销产品的特点,截取相关的医学资料印制成册,单纯的以理论探讨形式进行病情剖析,但不做任何产品宣传,目的就是给老年消费者造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假象,并引起一种迫切想知道如何治疗的期待。
据消协工作人员介绍,个别经营者通过播放正规的医学宣传片,先给老年消费者营造一个久病逢良医的错觉,而后当气氛营造到一定程度后,有些流动性强的经营者便会迫不及待地当场销售,或使用煽动性的言语,或给予最为放心的售后保障承诺,想方设法地让老年消费者购买,如果钱不够,他们就会送货上门再结算。有些经营者则会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只要求填写健康调查表,然后上门,试图建立长期的营销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老年消费者一旦在上述推销手段下高价购买有批准文号的保健品后,以效果不佳、价格过高等理由要求退货时,经营者便会以“产品是正规的,购买是自愿的”为借口给予拒绝。而当老年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时,往往已经是一段时间以后,或者是子女们偶然发现的,老年人怕影响家庭和睦,不愿提供详细情况。
“在此,我们希望广大老年消费者能够加强自身正确的判断能力,遇到上述推销产品情况时,一定要置之不理。同时也奉劝老年消费者不要为了推销者赠送的‘小恩小惠’而去参加相关活动,不给骗子可乘之机,使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