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改革开放之初,村里人看到爷爷带着的手表非常羡慕,如今这块手表和修手表的发票依然保存完好。”市民段延峰说,这块手表和发票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段延峰所说的手表是他爷爷上世纪70年代初购买的,后来修表时还开过一张发票,并且至今保存完好。发票为红色表格形式,分为两部分,右侧为“发票”,标号为“98623”,时间为“1975年2月7日”,修表所用的零件写在“名称”之下,共有三种,当时修表费用为“叁元贰角正”。
这张发票上还盖有一个“临汾市钟表眼镜生产合作社革命委员会”的红色印章。左侧为“保修证”,当时承修手表的编号为“(18027)19号”。还有特别说明:为了优待顾客,凡在本厂修过的钟表,在六个月内,时刻快慢或自动停摆,免费修理。条断丝乱另件损坏,修费另议。”下方还有修表的起止日期,修表地址为“临汾城内东大街”。
“爷爷在世时,每天要给手表上弦,这也是我最爱干的事,每次上弦时爷爷都会说悠着点,别用力过猛把弦弄断了。”段延峰介绍,爷爷留下的表为‘东风’牌,是天津手表厂的产品,至今上弦后仍能使用,并且时间准确。”段延峰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戴表非常时尚,爷爷的表买得较早,出去后经常有邻居问时间,有时候还几个人一起围过来看,眼睛里充满了羡慕,那时候觉得能有一块表是件特别自豪的事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块东风牌手表的价格为120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的3-4倍,而且还得有购表票才能买,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奢侈品了。”段延峰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手表早在很多年前就进入了千家万户,这块手表虽然价值不大,但它见证和经历了改革开放,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