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打响“临汾技工”品牌

2019-02-22 08:57: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静) 2018年4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召开了西山七县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临汾技工”品牌大宁现场会,大宁县280余名山区贫困劳动力成为技术工人,实现了从“靠体力吃饭”向“靠技能吃饭”的转变。此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又接连组织了第二届“农商行杯”晋襄酥烧饼创业创新技能大赛、全市餐饮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立恒杯”电工焊工职业技能大赛……2018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促进城乡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打响了“临汾技工”品牌。

  2018年年初,“全民职业技能提升工程”被确定为全省6件民生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打造“临汾技工”品牌行动。

  重点选择装备制造、建筑安装、传统工匠、新兴产业、煤焦冶炼五大产业中,市场需求度较高的电工、焊工、电子商务、家政服务、护理、手工编织、中式烹调等50多个工种和行业,由政府足额补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明确提出每年培训10万人,用3至5年时间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特色、有专长、有证书、有能力的高素质“临汾技工”队伍,每年帮助至少3万人实现靠技能就业、靠技能脱贫、靠技能致富的奋斗目标。

  在打造“临汾技工”品牌行动的过程中,我市真金白银给予了政策支持。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将职业技能大赛及“临汾技工”培训相关经费纳入预算。要求企业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技能培训。

  ——培训补贴标准按培训时间确定,对经培训取得相应证书的,先给予培训机构80%培训补贴;3个月内实现就业的再给予20%的培训补贴,并按山西省职业介绍补贴标准给予奖励。

  ——在巩固“饼子县”“羊汤县”“厨师县”等传统劳务品牌基础上,做好品牌商标注册和保护等工作,带动、打造、树立一批具有临汾特色的省优、国优知名劳务品牌。

  ……

  “临汾技工”技能培训经费全部由市政府补贴,进一步推动靠体力吃饭向靠技能致富转变。

  长期以来,农村80%以上劳动力靠苦力挣钱,技术含量低,缺乏就业竞争力。2018年,全市人社系统相关工作人员对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了政策宣传、入户走访、职业介绍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把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拓展为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成才路在脚下铺就。

  山西面食一面百样、一面百味。学习面食制作绝活技艺是贫困山区劳动力进入城市、融入城市,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

  2018年,我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山西面食绝活技艺培训扶贫项目,邀请顶尖面食制作团队授课,通过15天培训,让学员熟练掌握手工拉面、剔尖、臊子面、牛肉丸子面的制作技艺,确保每个学员端上面食大厨“金饭碗”。

  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的总体要求,一年来,市人社局不断推进“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发展壮大。

  杞柳编织是我市的一项传统手艺,蒲县、襄汾、洪洞、侯马、翼城等地人社部门大力组织培训,临汾杞柳编织品成为外销创汇好产品。

  汾西县人社局加大培训力度,助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截至目前,汾西县绿阳农村专业合作社、祥龙养殖专业合作社崔家洼家庭农场等专业合作社吸收技工529人。

  大宁县组建了“大宁技工培训就业服务中心”,县政府还筹资6800万元新建了“大宁县培训就业扶贫基地”,包括工艺编织工、果树工、防疫技术、餐饮、塑胶技工、家政服务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