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账本里的小秘密........

2019-05-07 22:09: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记者手记:5月3日,记者趁着假期出游,在高铁上遇到了回家探亲的乔韦泰。在得知记者的职业后,乔韦泰便执意要讲述这个故事。当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个高三学生,不仅要吃得好,还要购买复习资料,每个月12元钱并不是很多。记者也曾上过大学,也曾按月从父亲手中接过上千元的生活费。如今想来,在求学路上,不知有多少学子,在获得成功与辉煌时,还记得父母曾算过的那笔加减法……


       临汾新闻网讯  五一假期,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乔韦泰,专程回到临汾老家收拾父亲的遗物。其实,早在去年4月,79岁的老父亲离世后,他已经陆续回老宅多次,遗物也早已收拾好了,只是这一次,他依然想回来看看。

    今年50岁的乔韦泰,是太原市一家建筑公司的工程师。8年的工程兵生涯,让他在转业之后,顺利地拥有了这份工作。“我现在的工作很好,比一般公务员的收入还要多一倍。当然,能过上这种好生活,除了要感谢部队的栽培,更要感恩父亲当年对我的‘冷酷’!”乔安泰说,1988年的高考失利后,他本想复读一年,却因为父亲的“冷酷”,让他不得不成为一名军人。

    “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我们兄弟几个是父亲养大的。上高中时,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没能考上大学,本想复读一年,可家里条件不好,哥哥又到了娶媳妇的年龄,父亲就让我去当兵。”乔韦泰说,在他们那个年代,父亲对子女有完全的“支配权”。作为家里的老二,上有要结婚的哥哥,下有两个要上高中的弟弟,他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

    “当兵之后,因为有高中文凭,我参加了一个工程兵的短期培训,然后就成了一名工程兵。”乔韦泰说,转业后他被分配到了现在的公司,定居太原。

    “说实话,我特别恨父亲,记得他命令我去当兵时,由于我不愿意,他便拿着竹棍打我,打得我后背全是血印也不松手,直到哥哥哭着说他不结婚了让我去上学。就这样,我带着对父亲的恨去当了兵。”乔韦泰说,这一恨,就是一辈子。兄弟几个当中,乔韦泰是过得最好的,因为对父亲积怨太深,在太原工作、生活稳定后,他也很少回家。

    2018年2月,乔韦泰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身体不太好,住院多日仍不见好转,怕挺不过去了。乔韦泰才赶回家,到医院后才知道父亲已经到了胃癌晚期。“父亲身体一直很好,几乎没去过医院,怎么会得了胃癌呢,这一消息让我们全家都很难接受。”乔韦泰说,随后,他将父亲送至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可惜依然没有好转,最终于2018年4月离世。

    父亲的去世,对他来说是一种打击。虽然对曾经的往事依然抱有恨意,但看着病床上的父亲,他还是有些心痛。“父亲去世后,我回到老家收拾遗物,无意间看到一个老式记事本,便随手翻开,看到了父亲记录的密密麻麻的账单。”乔韦泰说,打开账本没看几页他便泪眼模糊。

    上世纪八十年代,乔韦泰在煤矿工作的父亲每月有50多元的工资。“在这本账本上,父亲每个月都要做一个分配表,我们兄弟几个名字下面都有一串数字。”乔韦泰说,1987年到1988年大哥上班后,虽然不再分享父亲的工资,但在他的名字下面却多了一个新词——“结婚”。从这本账本中可以看到,当时上高三的乔韦泰,每月可以分到的数字是“12”,而两个弟弟是“5”,哥哥的“结婚”后是“8”。然而,这些数字时常会变,当他名字下面的“12”变成“12+2”时,两个弟弟的名字下面就会变成“5-1”;然后又用加粗的笔画重新写上“5”,最后在哥哥“结婚”下出现一个“8-2”……这样一组又一组的数字组合,这样一页又一页的涂涂改改后的账本,伴随着乔韦泰的整个高中。“我不知道父亲在我上高中时默默地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在我的午餐盒内经常多出来的猪头肉,原来是父亲从弟弟们的零钱中分给我的。”乔韦泰说,父亲一生要强,宁愿对他竹棍加身,也不想解释一二。看着账本,他清楚了父亲的难处,也明白了父亲对这个家庭的付出。

    亲情,是最经不起掂量和加减的,但亲情,却又可以通过这些加减,还原老一辈人艰苦生活的原貌。

    “我有现在的生活,是部队栽培的,更是父亲逼迫的,我想,当初逼我去当兵时,父亲的内心一定也不好受。

    直到大家的生活都走上正轨,父亲也从没有说过那些往事,宁愿我对他不满,也不愿解释。”乔韦泰说,这就是他的父亲,一个坚强了一辈子的人。

    记者杨全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