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家长:儿童节临近 你的孩子有话对你说

2019-05-23 10:11: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原本一句戏言,如今却变成多少父母与孩子间的真实写照。

  “妈妈把手机当成亲生孩子,那我是捡来的吗?”手机夺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恨手机。”手机成了爸爸妈妈的第二个孩子”……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不少家长通常是边陪孩子,边玩手机。对此,孩子们纷纷发声:手机,别跟我抢父母。”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让我们一起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送他们一份最温暖的礼物,从而拉近亲子间的距离。

  控诉

  “手机才是你们的孩子”

  镜头一:“每天抱着手机挣钱,这就是爱吗”

  小程今年只有8岁,但他看起来要比同龄小朋友成熟些。

  小程的妈妈是个微商,每天只顾手机刷单、结账,看管弟弟的重任就落在了小程身上。弟弟不到两岁大,特调皮,小程哪里看管得了,有时,他行动稍微慢些,弟弟就会尿或拉一裤子。

  在小程的记忆里,妈妈吃饭、上班、睡觉甚至连上厕所都带着手机。有一次,小程问妈妈:“上厕所为啥还要带手机?”妈妈边看手机边回答:“我用手机挣钱,还不都是为了你和你弟弟!”

  妈妈用手机挣钱,小程可以理解,但他不解的是,为了挣钱就可以不管他和弟弟了吗?妈妈光说爱他,可他一点都感受不到。

  小程不解地问:“在大人的世界里,难道只有挣钱才是最重要的吗?给钱花就是所谓的爱吗?”

  镜头二:“妈妈只顾看手机,周末都不闲”

  7岁的萱萱胆怯、寡言。她的爸爸妈妈工作特别忙,她周一至周五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家住,只有周末才能跟妈妈待在一起,一个月只能见两三次爸爸。

  “妈妈总说她忙,一打电话就忘了我的存在。”萱萱眼里噙着泪说。

  “我依偎在妈妈怀里,妈妈正在给我讲故事……”多少次萱萱正做着美梦,却被着急上班的妈妈叫醒。

  这个周末,萱萱又像往常一样跟着妈妈去单位加班。到了单位,妈妈接打电话忙得不可开交,没人陪她玩,也没人陪她说话,她只能一个人面壁发呆。

  萱萱多想有个快乐的周末,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哪怕一小会儿也行。

  镜头三:“我学着父母玩手机,成瘾不能自拔”

  宁宁是小学六年级学生,长得一表人才,学习成绩却是班里倒数几名。

  宁宁的爸爸妈妈整天游手好闲,只顾玩手机游戏,跟朋友打牌。

  “他们在旁边玩手机,却让我专心写作业。我哪里能学进去。妈妈每次都呵斥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不要想其他事情’。”宁宁苦恼地说。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宁宁慢慢地被影响,加入到“手机游戏大战”中。就这样,他玩手机成瘾,考试成绩一落千丈。

  “妈妈一不高兴就说,考那么点分,一天就知道玩手机。接着就禁止我玩手机。”宁宁不满地说。

  宁宁说他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爱,得到的全是呵斥和不理解,只有玩游戏时,才能完全释放自己,找回自信。

  委屈

  “我们是大人,使用手机很正常”

  “孩子在你身边时,你有没有在玩手机?”在平阳广场,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父母,16位父母表示“的确在玩”,3位父母表示“偶尔玩”,只有一名父母表示“放下手机,专心陪孩子玩耍、聊天或写作业。”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父母觉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他们可以牺牲休息时间,甚至舍弃爱好,努力工作赚钱。这些父母虽然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不少父母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玩游戏。赵先生说:“我也知道陪孩子时玩手机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想玩儿。”王女士说,她平时工作忙,要么没时间陪儿子,要么陪儿子时总看手机,这一行为曾导致儿子跟她冷战了好几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错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只要陪他,我就不玩手机,慢慢地我们的关系才缓和。”

  父母在玩手机,却呵斥孩子专心学习,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支招

  制定“无手机”陪伴时间

  那么,父母玩手机对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父母应该如何做?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党支部书记郝红瑞说: “首先,父母应该做到有效陪伴。长久有负面作用的陪伴,不如有效陪伴1小时。真正的有效陪伴是身心都和孩子待在一起,正面回应孩子的每句话和每个动作,而不是坐到孩子身边,却忙于自己的工作;其次,父母的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总是在无意中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会更久,玩的方式会更多,上瘾程度会更深。其实,孩子往往是用玩手机这种方法表达一种无声的抗议;最后,手机问题会成为亲子矛盾的‘导火索’。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根本原因不是孩子‘不听话’,往往‘不听话’的是父母。因为父母沉浸在手机里时,总是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听不到孩子的声音。”

  “父母应该保证每天一小段时间‘无手机’陪伴,哪怕只有15分钟。如果这段时间家长必须使用手机,请向孩子请假。”郝红瑞建议道。

  采访手记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失落的表情,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大家都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要啥有啥!”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对孩子而言,这个世界上最温暖、最珍贵的礼物,只有父母的陪伴,陪他聊天、画画、玩玩具,陪他成长。

  其实,孩子真正需要陪伴的日子很短,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请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