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传统庙会焕发新活力的调查分析

2019-06-13 09:07: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红白蓝相间的摊位星罗棋布,巨幅横幅和彩旗迎风招展,安泽县城文体广场日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持续的高温也丝毫阻挡不住该县物资交流大会如火如荼地进行……

  “早早给儿子儿媳们做好了饭,可迟迟等不回来,一打电话,都说在赶会呢!这不,我来会上找找他们,顺便也能逛逛。”已经年过六旬的赵大娘,嘴上虽然嗔怪着,腿脚利索的她说完这话就消失在了人群里。

  和往年一样,今年安泽的物资交流会农历四月十八开始,在集中摊点带动下,交流会主场周边的主要商业区俨然成为一个热闹的商品交易市场,各类生产、生活用品摆满街道、铺满货架。商品种类众多、样式齐全、价格公道。街道上,十里八乡的群众穿梭于各类商铺之间,精心选购所需的商品物件,大家你来我往、满载而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和幸福的笑容……

  日新月异,农民观念不断变

  “这两年我都来安泽赶会,今天一上午就挣了两百多元,生意好着咧!”5月29日,来自河南做服装生意的江振峰擦擦额头上的汗珠,一边整理着服装袋,一边向记者介绍“以前乡亲们赶会,都是节省着买,现如今兜里有钱了,消费都没有过多顾虑了,这两年明显感觉大家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赶集在临汾俗称“赶会”,每逢农历一四七、二五八或三六九,大家都从四面八方聚拢到一个集贸市场,购买家中需要的生活用品。会即“庙会”,就是今天常说的“物资交流大会”。在以前,集会上交易的内容则是麦前以农具为主,秋后以大牲畜为主;会期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乃至七八天、半个月的。

  正如从前一首民歌所唱:“从春忙到大秋里,腌上了咸菜忙棉衣,杂花子粮食收拾二斗,一心忙着要赶集。卖了粮食置东西,买了江南一把伞,又买了圆正正的一把笊篱。槐木扁担买一条,担粪的荆筐买两只,零碎东西买完毕,饸饹铺里拉驴转回家里。”喜滋滋的劲头儿,活灵活现。

  历史的车轮在飞速转动,人们关于民俗庙会的观念是否还是一如既往?

  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文化物质交流需要的增长,庙会活动中融入了集市活动和文艺表演活动。现如今,逛庙会逐渐形成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形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封建迷信色彩日渐淡化,转而被商品交易、人文交流、旅游祭拜、休闲娱乐所取代。

  据报道,洪洞县庙会时一个卖凉粉的摊贩,每天比平时多挣几千元;安泽县庙会时卖饼子、面条的销量都增加了好几倍,这是城市如今盛行的“网购”不能代替的。

  与时俱进,传统习俗焕活力

  庙会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市各地的“赶会”活动大都充满了地方特色,但是纵览全市民俗庙会的过往,大体上又都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我们的镜头从“安泽赶会”走转,其实临汾各地的庙会,更像是一场场美食盛宴和文化盛会。

  集市上,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和鞋包服饰,各式各样的小吃也随处可见,吸引着男女老少前来品尝。食材丰富的米线、多滋多味的干果、孜然飘香的烤串、香甜好吃的米糕,一样样美食色彩诱人、味道可口,大伙儿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有的在为远处即将开场的蒲剧演出翘首以盼,有的在为精彩激烈的篮球比赛加油喝彩……

  现如今,我市很多民俗庙会在名称中加入“文化”“旅游”或某些专业性名词,如安泽的荀子文化旅游节、古县的牡丹文化旅游节、洪洞的寻根祭祖文化旅游节等,都已成为集祭祀、商贸活动、旅游活动等于一体的群众聚会活动。不少地方还邀请戏剧艺术团、歌舞团等团体参加汇演,不乏名家名角登台献艺,精彩绝伦的文艺大餐常常引得在场观众流连忘返、拍手叫好。

  这些与时俱进的举措,潜移默化中使临汾的地方庙会更加突出了文化性,更加注重宣传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使广大群众从中受到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思想品位和道德素质。

  逢会期间,我市各县市还经常结合本土特色,增加地方自编自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而且每年整理、充实、改进。不少集会开展书画展、旗袍秀、篮球比赛、武术比赛、棋类比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在振人心、提人气,增加“喜气”“和气”“生气”的同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聚集了“财气”,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开拓创新,传承发展续新篇

  “还记得小时候快到赶集,周围二三十里内的亲戚都来参加,不仅仅是置办所需,更联络了感情,真是热闹得很……”安泽县今年已经78岁的孙奶奶,每次回想起以前县上的“老集”,心里总是暖暖的,有着说不完的话。

  距离安泽60多公里的洪洞县有76万人口,一年有庙会200多个,而临近洪洞的霍州市有30万人口,一年有庙会39个,全市199个行政村中有32个行政村有庙会。这些庙会大都在农闲时,从农历正月到七月期间,一般一个庙会三五天,有的县市的庙会长达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安泽县此次物资交流大会会期就有7天,该县唐城、和川、冀氏,以及邻近的古县旧县、洪洞曲亭等乡镇的集会,有的长达一个月,有的每月固定日期都有小集会。百余个自然村,一年有庙会数十个。

  和安泽一样,今年我市不少地方在举办民俗庙会、物资交流会时,不但要考虑传统性、地方性的传承发展,还要想方设法满足广大群众的现实需求。

  有的地方召开物资交流会尽量避开了以往的交通要道,选点设点在交通便捷、货运顺畅的路段,避免了交通拥堵、人流拥挤;有的地方在逢会期间穿插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政策法规宣传活动、公益教育活动以及人际交往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让传统与创新相互交融,集中展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改革发展的新面貌、新变化,开拓创新、干事创业。

  记者 武锡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