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个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演绎出人间之大爱的故事:一个残疾弃婴先后被中美两个家庭收养;期间,意外与中国父母失联,几经周折,他们再续前缘。
含辛茹苦养弃婴
1995年腊月十二,一个清冷的早晨,原临汾市运管所副所长张连生在单位门口的一个纸箱里发现一个婴儿,婴儿臀部长着一个拳头大小、葫芦状肉瘤,很显然,这孩子被遗弃了。
“这么冷的天,娃在这肯定不行。”张连生既心疼又纠结地把娃抱回了家。谁来照顾这个孩子?难题让张连生夫妇夜不能寐。妻子李焕珍曾动过两次手术,又因腰椎间盘突出需卧床静养,夫妇俩几百元的工资,要负担8口人的生活费及3个孩子的学杂费……
“既然抱回来了就不能再送出去,再苦再难也要把娃拉扯大。”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张连生和家人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可张连生却抱着孩子四处看病。时任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曹诚告诉他:“孩子先天性脊柱裂,手术可以做,但不敢保证不留后遗症,日后有可能逐渐康复,也可能大小便失禁,甚至下肢瘫痪。”
犹豫再三,他们还是选择了手术,术后孩子的小胳膊小腿活动自如。这次住院,医生为孩子登记了名字“路拾”,而张连生希望这个苦命的孩子能像道路基石一样踏实、坚强,于是为孩子改名“路石”。
最初的七年,张连生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做饭,送儿子上学后,他一手抱着路石一手扶着车把去上班,到单位后,他把路石放在值班床上玩耍,上午回家做好饭收拾完后,再带着妻子去按摩……
有人劝他把孩子送到收容站,可他舍不得。路石大小便失禁,不知给他们添了多少劳累,但他们从来没有把他当成累赘,反而更加疼惜。
小路石12岁那年,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去北京进行手术治疗。他进手术室之前对护士说:“我不想进去,我怕再也见不到爸爸……”一旁的张连生早已泪流满面。手术之后,路石仍没有痊愈,张连生夫妇俩硬是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万多元钱,给小路石买了终身保险。
无微不至护病孩
也许是张连生夫妇的善良打动了上苍,2009年,一对分别从事药剂、医疗工作的美国夫妇在网上看到他的资料,想收养并尝试治疗小路石的病。为了孩子的未来,张连生同意了。
2009年12月7日,张连生夫妇给路石办了一个独特的送行仪式,他们把孩子的所有照片制作成了光碟;把所有亲戚的联系方式写在通讯录上;还给他带了一本新华字典,希望他不要忘记母语。
“那对美国夫妇办好了涉外收养手续,从美国飞到太原接走路石。美国妈妈为了照顾路石,竟然辞了职。”张连生回忆时满是感激。
美国父母一字一句教路石学英语,照顾他生活起居,使他逐渐融入新的环境。他们还教他通过电脑与国内的亲人视频聊天,分享自己的新生活。随着手机的普及,路石与中国父母的联系更为频繁。经过美国父母几年的精心照顾,路石的身体渐渐康复了。
年满18周岁的路石,按照美国“规矩”从养父母家搬了出来,还找到了工作。
2018年3月12日,一个张连生夫妇终生难忘的日子。无论他们如何呼叫路石,屏幕那边都没有回复。从那时起,让他们日夜牵挂的路石失联了。
辗转寻觅续大爱
一年多时间里,张连生托付了所有在美国的亲友们打听,联系民政部涉外收养司寻找……然而,杳无音讯。
街坊四邻都在兴高采烈地准备过年,他们却整日愁眉不展。因为路石的生日是腊月十二,无尽的思念折磨着年过七旬的张连生夫妇,他们只能遥遥祈祷。
两个老人整日收看有关美国的新闻。美国发生龙卷风,孩子会不会有意外?路石成天开车,会不会遇到车祸?孩子身在异国,会不会受人欺负……他们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
今年4月的一天,张连生与朋友王新民谈及此事,王新民想到自己的外甥苏王力曾在美国留学,也许他能帮忙。
苏王力根据张连生提供的电话打过去,不通;又根据之前的寄件地址找到附近的教堂及一家涉外收养机构;根据路石到美国后的名字查询到一对收养多名中国残疾儿童的约翰·玛丽夫妇;苏王力惊喜地发现,约翰的博文中记载他曾在太原接过一个孩子,并附着几张照片。苏王力立即将照片发往国内请张连生辨认其中是否有路石,又通过约翰的微博和face book上留言,希望得到回复。
张连生在照片中没有看到路石,眼看线索断了……
2019年5月12日,又一个令张连生夫妇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那天晚上,苏王力给张连生回复“路石找到了,已经加了他的微信。”——原来,路石与老家联系先是通过QQ视频,QQ丢失后,又通过微信联络,然而,去年3月份他的手机丢了,由于每次联系时直接翻查手机通讯录里的名字,他没有记住家人的手机号,而且,几经搬家,路石遗失了父母当初给他的通讯录。身在异国他乡,他突然感到自己像一叶飘萍,独饮思念。看到苏王力的留言,他欣喜若狂,立刻与父母取得联系。当时,时近午夜,张连生夫妇激动得语无伦次、泪水涟涟。
孩子安好,张连生一家人的心终于放下了。2019年7月6日,他对记者说:“路石今天又和我视频了一个多小时,挨个询问了家人的近况,一再表示要好好工作,接我们去美国玩,还说想回国工作,照顾我们,不管他作何选择,我们只希望他幸福。”
路石是不幸的,路石又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是中美两国父母共同的心愿。
记者 乔卫东 韩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