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常国庆:如今的好日子全靠党

2019-08-21 09:25: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清早锻炼、上午练字、下午下棋、晚上听戏,82岁的常国庆老人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笑容挂满脸庞,幸福溢满心间,他欣慰地感叹:“赶上这样的时代,真是好啊!”

  常国庆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何名字叫“国庆”?初次相见,许多人心存疑问。对此,他乐呵呵地答道:“这个名字是后起的。20世纪50年代初,我从高小毕业,报考初级师范。填写报名表时,顿觉自己的乳名‘毛栓’难登大雅之堂。父母已不在世,我便自作主张取‘国庆’为大名,并将自己的生日定为10月1日。”

  为何重选生日?面对他人诧异的表情,常国庆缓缓打开了话匣子:3岁时,父母感染重疾,因无钱医治,先后离开人世。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大多家庭过着数米而炊、朝不保夕的日子。亲戚、邻居即便怜惜他是孤儿,也只能偶尔接济。他有一顿没一顿地吃着“百家饭”,才勉强活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穷苦百姓翻身当家做主,日子有了盼头。我既能吃上饭,也能背上书包再回学堂。”常国庆回忆,“上高小时,我一心想从军、保家卫国。无奈,我常年忍饥挨饿,身高和体重都没达标,遗憾落选。结合实际,我决心就读师范,力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回报祖国。”

  说回报考初级师范一事,常国庆加重了语气:“是共产党给了我新生命,让我过上新生活。所以,填写姓名时,我略一思索,挥笔写下‘国庆’这个名字。到了‘出生年月’那一栏,我又停顿了,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天生的。我想,能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多自豪,于是填上了‘10月1日’。”

  读完初级师范、中级师范和高等师范学院,常国庆如愿以偿成为中学教师,同时收获了美满的婚姻。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常国庆亲身体会到,自从改革开放后,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世纪80年代末,他和家人搬进单位分的福利房,虽然只是小小的两室一厅,却让一家人乐开了花;20世纪90年代,家里装上电话,他用上BB机,“坐骑”也从自行车换成了“小木兰”;新世纪到来,他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别在腰间的BB机早已换成手机,家里陆陆续续添置了烤箱、榨汁机、液晶电视和台式电脑等。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我和老伴不仅学会了用平板电脑玩游戏、看电影,还学会了用微信付款。前段时间,我们外出旅游,发现好多小吃店只接受移动支付。好在我们多学了一手,我用手机付款时,有年轻人冲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真潮。”常国庆不禁感叹,“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

  经历过苦难岁月的洗礼,常国庆更懂得感恩,更懂得珍惜。他常常教育孙辈、曾孙辈:“是党让我们广大老百姓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你们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