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电信诈骗套路深 警察教你如何防骗

2019-09-10 09:04:4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社交平台的发展,新型的网络沟通和消费方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此类犯罪成本小、犯罪所得多、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犯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市公安局直属分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打击、整治、防范同步推进、多管齐下、持续发力,始终把打击的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2019年以来,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成功破获了冒充投资指导老师以炒卖股票、期货、金属为陷阱的特大网络诈骗案、以能够办理幼师资格证或者学生入学手续为诱饵的系列诈骗案、以代还信用卡为名的系列诈骗案,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有力地打击了此类犯罪。

  针对我市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的情况和特点,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刑警四中队相关负责人,以此帮助大家识别诈骗伎俩,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

  据了解,电信网络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网络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犯罪活动。目前,网络刷单诈骗、冒充型诈骗、网络贷款和网络投资类诈骗等类型呈高发态势。而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犯罪方法包括:一、电话诈骗:1.虚构亲友出事: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2.虚构子女被绑架: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4.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5.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诈骗:诈骗分子以“税务局要退还购房契税、汽车购置税”为由要求事主速与财政局某电话联系。若车主拨打电话联系时,对方让其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账操作获取退税费用。当受害人到银行ATM机按照不法分子电话指示操作后,不法分子利用英文页面,将受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到不法分子的账户内。6.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深圳或香港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奖金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账,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账,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二、短信诈骗: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xxx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在要汇款的人员。三、网络诈骗:1.以提供博彩、股票资讯: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在校大学生、无业人员容易成为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对象。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行为,不要相信所谓的刷单返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前期小额返现都是为了博取信任,骗刷单者继续付款购买更大的虚拟产品,以此循环往复。当刷单者发觉上当想要回钱款时,便会遭遇“拉黑”等情况,再难联系上对方。

  民警提醒:不要有“贪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不随意扫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保护好个人支付宝、微信的账户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要注意提醒。如果发现被骗,不要有侥幸心理,要及时采取措施,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